为了陶冶小小的国学情操,小小的家长还给小小报了琵琶班,现在的小小琵琶已经过了四级。小小很骄傲地告诉记者:“刚开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可是后来我考过了琵琶考试,我觉得我喜欢上了琵琶。现在小朋友们都可爱听我弹琵琶了。”小小的家长表示,“如果说业余班是训练她的一项技能的话,那么这里才是在培养她的国学情操的地方,和小朋友们亦玩亦学,国学不再是无法触及的空中楼阁。” 田田也是一名二年级小学生,她爸爸告诉记者:“上国学班对田田的影响很大,以前她很少在同学们面前讲话,假期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她的表现让我们家长都特别惊喜。” 从《三字经》《百家姓》到《论语》《弟子规》等,社工通过让小孩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从而引导小朋友提升求知欲,在爱上读书的同时学会与人分享。 在国美社区的国学寒假班中,共有五位老师负责课程教授。在这些老师当中,既有专门研究国学的“科班”研究生,也有社工专业出身的国学爱好者。担任儒珍国学院项目总监的杨兴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生专业。对于针对儿童的国学教育,她认为,“国学班授课不能像学校的课堂一样严肃,要在充分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前提下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比较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感受国学。”而且在实际授课当中,她也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给爱捣蛋的孩子们安排一些职务,培养他们责任感。 杨兴兴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学启蒙教育开始被家长和社会重视。走进国学,重温经典,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具有积极作用。作为国学专业毕业生,理应有弘扬传统文化的道义自觉和责任担当。“下一步,我们将采取课堂讲授、社会宣传、参观学习、交流展示、文艺演出、主题实践等多种方式,让传统文化走近青少年,让国学经典滋养青少年,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创新,感染和带动更多人凝聚在传统文化的道德磁场中,向社会输送道德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面对未来,杨兴兴充满信心。 对于儒珍国学院这种推广国学的方式,圆明园游客服务中心主任,儒珍国学院专家团专家解秀清给出了她的看法,她认为:“国学的学习应该是不能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的,无论在学校还是国学班都各有所长,在学校有它的稳定性、长期性、广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在国学班则有短效性、速成性、集中性和专一性的特点。其实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精髓,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这两方面,更应该广泛整个社会各个领域及我们的家庭中。国学教育不仅是孩子们要学,青少年要学,我们作为一个炎黄子孙都要学,不仅要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它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达到国学教育的普遍性,成为常态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