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代圣贤 > 丛林本末
丛林本末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56:20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佛智禅师对水庵禅师说:住持的大体不外乎道德、言行、仁义、礼法这四点。我能不能做到尊道德,守言行,存仁义、遵礼法?

 

 【图语:禅林宝训之丛林本末】

  佛智禅师对水庵禅师说:住持的大体不外乎道德、言行、仁义、礼法这四点。道德言行是教化的根本。仁义礼法是教化的枝末。假如不以道德言行为根本,便不能立身;不以仁义礼法为枝末,便不能成事。古圣先贤因为见学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教化,往往不能自治,所以才建立丛林来安顿他们,又选举一位有道德有见地的住持来统理他们,使学者们有所遵循。这样来说,丛林中所尊重的,并不是尊重住持一个人。常住所备有的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丰美,也并不只是供学者受用的。其实都是为着要人行持佛祖之道的缘故。所以,一个善能作住持的人,必先要做到尊崇道德,谨守言行。而善能为学者的,必先要心存仁义,凡事遵礼法而行。因此,住持若是没有学者的辅助,便无所建立,学者若是没有住持的教化,便无所成就。住持与学者之间的关系,犹如一个人的身躯必须要有手臂,有头也得要有脚才行。大小既要相称,也要能互相配合而不背逆,才能互相资用而有所作为。所以说,学者所保守的是丛林,丛林所保守的是道德。当住持的人要是没有道德,那么丛林必将见其荒废了。

  【立身国学语】此篇举道德、言行、仁义、礼法为教化之本末。

    【自省】我能不能做到尊道德,守言行,存仁义、遵礼法?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上一篇: 预处生死
下一篇: 制妄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