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读经典>《离骚》解题
《离骚》解题:一部承载忠信讽谏的政治著作
来源: 腾讯儒学  2014-08-25 16:39: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按照我们当下的文学史的讲法,《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总集,于是,对《楚辞》及作为全书之重的《离骚》进行审美意义上的文学解读,就成了主流研究方法。

 

  【图语:《沙渚凫雏图 》,北宋画家崔白所画】 

  按照我们当下的文学史的讲法,《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总集,于是,对《楚辞》及作为全书之重的《离骚》进行审美意义上的文学解读,就成了主流研究方法。

  古人眼中《离骚》为《诗经》之流裔 

  然而在古人眼中,《离骚》实为《诗经》之流裔,承载着忠信之义与讽谏之旨,因而首先是一部关乎政体递变与政教兴衰的政治著作。是故《史记·屈原列传》云:“《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王逸《楚辞章句》曰:“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更谓:“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可见,如果抛开现代观点,将《离骚》视为“翼经之作”,是丝毫不为过的;大儒朱子晚年倾力撰写《楚辞集注》,正见其用心所在。

  “离”作何解? 

  《离骚》这一篇题的解释,最早见于《史记·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释“骚”为“忧”,后世率同。这里的“忧”并非仅仅停留于对个人身世的怨忿,更意味着对于世衰道微、礼崩乐坏的忧思,与“《诗》可以怨”之“怨”具有同样性质。至于“离”作何解,后世多有聚讼。要而言之,大体分为两种说法。

  其一,训“离”为别离。王逸《楚辞章句》曰:“离,别也。骚,愁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汪瑗《楚辞集解》云:“篇内曰‘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此《离骚》之所以名也。”戴震《屈原赋注》曰:“离,犹隔也……盖遭谗放逐,幽忧而有言,故以《离骚》名篇。”据此,“离骚“就是因别离而生忧愁的意思。

  其二,训“离”为遭逢。班固《离骚赞序》曰:“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应劭说、《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钱澄之《庄屈合诂》等俱持此说。于是“离骚”就成了遭逢忧愁的意思。

  古今学术在基本取向上的裂变 

  不管哪一种说法,古人的解释绝非汲汲于一字一词的训诂,而是力图阐明屈子的“写作意图”,那就是对家国情怀的咏叹、对政治现实的关切和对理想政治秩序的探问。这从根本上塑造了《离骚》的精神品质,也规定着我们对《离骚》的“读法”。今人则不然,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谓“离骚”是一联绵词,犹言今日之牢骚;游国恩《离骚纂义》谓“离骚”当训“劳商”,实为楚人乐曲之名。凡此种种,皆就“实证”层面立说而不作价值判断,亦可窥见古今学术在基本取向上的裂变。

【本文责编:郝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