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李密 (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李密文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来经过曹操、刘备、孙权的努力,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天下总算稍微安定下来。后来,魏国经过几十年的稳定发展,实力强大起来,而蜀国因为缺乏好的国君,实力衰落了。于是,魏国便灭掉了蜀国。
灭掉蜀国以后,魏国内部也出现了分裂,最后的结果是司马家族取代了曹家,建立了新的王朝,这就是西晋。
西晋的第一位皇帝是晋武帝司马炎,他听说原蜀国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很有才学,又能尽孝,曾经得到诸葛亮的器重,在原蜀国担任过官职,现在闲居在家中, 不愿出来做官。为了笼络蜀国旧臣,晋武帝特例下了诏书,让李密为朝廷效命,可是却被李密拒绝了。这下惹怒了晋武帝,他认为李密是在故意逃避,不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因此传出话:李密如果再不听命,就把他杀掉。
可这时的李密,却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家里。原来,李密从小就是个孤儿,是他的祖母把他拉扯大的。祖母非常疼爱李密,李密对祖母也非常敬重,两人相依为命,谁也离不开谁。现在,祖母已经九十六岁了,身体也不好,这个时候,正需要李密照顾,他怎么能走开不管呢?
于是,李密恭恭敬敬地给晋武帝写了一篇《陈情表》,把自己的身世和为什么不能应诏做官的原因告诉了晋武帝。其中说:
我是个多灾多难的人, 刚出生六个月, 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四岁时,舅舅又逼迫母亲改嫁。从此,我痛失双亲,茕(qióng)茕孑(jié)立,形影相吊。后来又患了重病,九岁了还不会走路。照顾我的人,只有我敬爱的祖母。若没有祖母的抚养,我就没法活到今天。
如今,祖母年龄一天比一天大,精力也一天不如一天,体弱多病,如同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如果我不伺候,就无人养老送终。我今年只有四十四岁,祖母却已经九十六岁了。我伺候祖母的时间还能有几年呢?可报效国家的日子还有很长。请您体谅!
武帝眼眶湿润了,连连赞叹:“真是个孝顺的孙子啊!真是个孝顺的孙子啊!”就同意了李密的请求。
点评:李密的一篇《陈情表》,不仅打动了晋武帝,更打动了世世代代的中国百姓,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做人和作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