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中国古代儒家“孝道”观浅探3
中国古代儒家“孝道”观浅探3
来源: 陕西慈孝网    2024-09-30 11:07:07   责任编辑: 施婷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它代表了一整套思想和行为模式。孝经》中记载,舜坚定不移的孝行起到了一定的道德感化作用。

 

  【图语:中国古代慈孝文化】 

二、孝道的神话与实质 

  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它代表了一整套思想和行为模式。

  第一,按照孝道,亲子关系是“绝对密不可分的”(杜维明语),因而是无法逃脱的。夫妻关系可以破裂,但亲子关系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中止。所以,行孝要贯穿一个人生命的始终。事实上,在父母死后,还要继续孝敬他们:为他们报仇雪恨,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遵循他们生前坚持的原则,祭奠祖先。

  第二,行孝意味着维护父亲的权威地位。父辈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在某种程度上,薛仁贵的故事就表明了这一点。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按照孝的伦理,子女必须从自己身上去寻找原因,想办法修补关系。子女首先要问的是,“我做错了什么?”“我有什么缺点?”而不是问父母有什么错。正如俗话所说:“天底下没有错误的父母。”舜就是反躬自省的典范。对于家人对他不好一事,舜责备自己,而不是责备家人。他认为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己不完美,而不是由于他父亲和弟弟的恶毒。哪怕得不到善意的理解,甚至遭到敌意的拒绝,也要坚持不懈地行孝,实际上,正是敌意的拒绝突出了孝行的伟大。在这方面,儒家的英雄颇象那种“别人打你的左脸,再把右脸伸给他”的基督徒。但是,应该注意到,基督徒理应对所有的敌人都这样做,而儒家的英雄只有对自己的家人才以孝报怨。

  第三,行孝还意味着子女的一切行动都要为父母的幸福着想。一方面,子女应该努力争取生活上的成功,给家庭带来荣耀。越成功,荣耀越高,孝行就越大。在谈到舜时,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另一方面,为了父母的幸福,子女要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此外,在某些条件下,一个孝子可以违背父母的意愿。如果顺从父母的某些意愿会导致对父母不好的结果的话,违背这些意愿就甚至成为行孝的义务。因此,虽然瞽瞍想谋杀舜,舜却不让他得逞,否则就会使他的父亲更不配当父亲。孔子指出,当父亲发怒要打人时,孝子应该保证自己的身体少受伤害。正如《孝经》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且,如果父亲对子女体罚得太厉害,也有违父慈的伦理,所以,躲开父亲的体罚是有利于父亲的行为。

  舜的婚姻大事也没有事先告诉父母。在正常情况下,这种不遵守“父母之命”的行为,会被认为是不孝之举。但是,孟子为舜做了这样的辩护:“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他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万章上)不管是躲开父母的体罚,还是背着父母结婚以延续香火,孝子都遵循着一个基本原则:一切行动都要为父母的最终利益着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孝道并不只是敬爱父母的人之常情,而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平等的权力结构,行孝的结果可能并非和谐的天伦之乐,而是相当残酷的人间悲剧。那么,为什么还要行孝呢?儒家的辩护是:示范性的孝行符合天意,终将得到善报。对舜来说,这种善报就是继承帝位。一开始,使尧注意到舜的正是他孝子的名声。孔子说:“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大德者必受命。”(《中庸》,第十七章)与此类似,孟子认为将天下交给舜的是天,而不是尧:“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 孝行不仅符合天意,而且可以感动人心。舜的传说就表达了一种乐观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孝行具有将悲剧转化为喜剧的力量。《孝经》中记载,舜坚定不移的孝行起到了一定的道德感化作用。

【本文责编: 施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