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文言启蒙】黄庭坚涤母溺器
【文言启蒙·孝篇】黄庭坚涤母溺器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06:29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时江西分宁人。在蜀中做官的士子,都把黄庭坚和苏东坡并称,所以“苏黄”之名妇孺皆知。据《宋史》记载,黄庭坚曾经游山谷寺石牛洞,喜爱这...

 

 【图语:博学能强记老宿心惊 妙解悟天机木樨香馥】

  【原文】: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时江西分宁人。幼聪慧异常,读书过目成诵。李常一日过其家,试取架上书问之,无不应对如流。常大惊服,称为一日千里。应乡举时,诗题为“野无遗贤”。李陶咏其诗,至“渭水空藏月,傅岩静锁烟”,不禁拍案叫绝。仕国子监,元祐中为太史。生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必竭其诚,每晚必取母溺器,亲手洗涤,无一刻不供子职也。初在绍兴,以证铁爪龙治河为儿戏,章惇恶之,贬涪州。善行草楷法,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受知于苏轼之门,时人称四学士,而山谷尤工诗。东坡尝叹其独立万物之表,其荐举词云:“瑰琦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推重如此。山谷当年少未遇时,有相士决其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至是果验。蜀中江西士子皆以山谷与东坡并称,故苏黄之名,妇孺皆知。《宋史》载山谷尝游山谷寺石牛洞,爱其林泉之胜,始自号山谷道人。一日,晦堂老子忽问山谷,鲁论孔子所言“吾无隐乎尔”一句,义作何解。山谷诠释至再,妙绪环生。而晦堂终不以其说为然,山谷颇为怏怏,时庭中木樨盛开,清香满院。晦堂笑顾曰:“庭前木樨香,吾无隐乎尔。”山谷拜服。

  【译文】: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江西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自幼非常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一天,李常路过他家,取书架上的书问他,黄庭坚对答如流。李常十分惊奇,称赞他是人中骐骥。应乡举的时候,试题是“野无遗贤”。李陶吟咏他的诗,咏至“渭水空藏月,傅岩静锁烟”时,不禁拍案叫绝。初任职于国子监,元祐年间出任太史。黄庭坚生性十分孝顺,即使是显贵之后,侍奉母亲也是竭尽诚实之心。每天晚上一定要取过母亲的便壶,亲手洗涤,没有一刻不尽孝子的本分。当初任职绍兴时,因为证实当地官员铸铁爪龙治河为儿戏,惹得宰相章惇不高兴,被贬至涪州。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和楷书,书法自成一家。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同求学于苏轼门下,当时称他们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尤为擅长诗歌。苏东坡曾经感慨他能够独立于世间万物之外,写的举荐信中有这样的话:“瑰奇之文,妙绝当时;孝友之行,追配古人。”对黄庭坚如此推重。黄庭坚年少还没有发达时,有一个相面先生断定他日后会因擅长做诗而名扬四海,到这个时候真的应验了。在蜀中做官的士子,都把黄庭坚和苏东坡并称,所以“苏黄”之名妇孺皆知。据《宋史》记载,黄庭坚曾经游山谷寺石牛洞,喜爱这里的山泉林木之美,于是开始自称山谷道人。一天,晦堂老人忽然问道:“鲁人所传《论语》中孔子有一句‘吾无隐尔乎’,说的什么意思?”山谷反复解释,妙趣横生,晦堂老人却不认同他的说法。山谷很不高兴。这时,庭院中的木樨花忽然盛开,满院清香。晦堂老人笑着对黄庭坚说:“庭前木樨香,吾无隐乎尔。”黄庭坚听了,十分佩服。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