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国学经典孝悌故事62:考叔舍肉
国学经典孝悌故事62:考叔舍肉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06:13   责任编辑: 罗逍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图语:考叔舍肉,讽悟周公。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

 

【图语:考叔舍肉,讽悟周公。遂泉见母,其乐融融。】

  原文:

  周,郑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庄公初誓黄泉见母,后悔之,乃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颍考叔曰:“君无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遂为母子如初。

  王应照谓惟天下孝子,为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庄公固有悔心矣,考叔闻而有献,盖逆知公之必赐食,食而舍肉必问,问而后可以一言悟之,遂为母子如初,考叔可谓移孝作忠矣。

  白话故事:

  周朝时候,郑国有个颍考叔,是个守边的小官。起初他听人说,郑庄公为弟弟的事和母亲闹翻了。庄公曾立下誓言说,此生除非到了黄泉地下,才会和母亲相见。可是后来郑庄公又后悔了,十分郁闷当初的誓言。考叔知道这事以后,心生一计,便假借要进献物品给庄公。到了庄公那儿,庄公留他吃饭,赐给他烤肉吃,考叔故意留着肉不吃。庄公奇怪地问他为何不吃。考叔答:“大王,小人有母亲,母亲常能吃到我给她的肉,却从未吃过大王您赐予的肉呢,我想拿回家去给母亲吃。”郑庄公听了,心下恻然,又想起了自己和母亲“非黄泉地下不相见”的事,便叹口气说:“你有母亲可以送给她东西吃,可惜我是想送也送不了。”考叔一听,立即说:“大王,你莫担忧,你不是立誓非黄泉不见吗?那你在地下挖个地道,在那里和母亲相见不就是了吗?又哪一个人能说你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呢?”郑庄公真没想到这一招,果然听从了考叔的计策,叫人挖了条地道,他们母子果然在“黄泉地下”相见了,并和好如初。

  在这里,考叔、庄公都是贤孝之人。尤其考叔,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自己君主排忧解难。这孝同时又可称作忠了呢。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本文责编: 罗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