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王裒泣墓,为母畏雷。《蓼莪》废读,概念哀哀。】
原文:
魏,王裒,父仪,为晋文帝所杀,裒终身未向西坐,示不臣晋。母畏雷,每闻雷,即奔墓前,拜泣告曰:“裒在此,母勿惧。”尝攀墓前柏树号泣,泪着树,树为之枯。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必三复流涕,门人尽废《蓼莪》篇。
白话故事: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孝子名叫王裒(裒,音póu),他的父亲王仪是被晋文帝杀死的,所以王裒终生都不肯面西而坐,以表明自己不肯给晋朝做臣子的决心。王裒的母亲生前胆小怕雷声,王裒便每回听到打雷就立即奔到母亲墓前,泪涔涔地拜哭着说:“儿子王裒在此陪伴母亲,母亲不要怕呀!”他常扶着墓旁的柏树哭,咸咸的眼泪落到树上,久而久之,那棵柏树竟然慢慢枯萎了。每回读诗,读到那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王裒都忍不住流泪,并反反复复心下吟诵,体会有加。如此,他的弟子们反而不忍卒读有“哀哀父母”句的《蓼莪》篇了。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