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国学经典孝悌故事89:丁兰刻木
国学经典孝悌故事89:丁兰刻木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05:56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图语:丁兰丧亲,刻木奉养。张叔击之,像亦悒怏。】

  原文:

  汉,丁兰,河内人。早丧父母,刻木像,事之若生。邺人张叔假物,兰妻卜,木像不许。叔醉詈木像,且击之。兰归,见木像色不怿,询知之,即奋击张叔。吏至,捕兰,木像为之流涕。郡嘉其孝通神明,奏之,诏图其形。

  思亲不见,而刻木事之,此不得已之极思也。而思慕之诚,木亦通神,忽而不怿,忽而流涕,非孝子精诚所致乎?

  白话故事:

  汉朝时候有个叫丁兰的人,早年父母都去世了,他因思念双亲,便用木材刻了父母的像供奉着,像父母生前一样恭敬有孝。一天,丁兰的邻居张叔来他家借件东西,刚好丁兰出去了,丁兰的妻子便向木像问询可不可以借,木像的脸现出不情愿的样子。其时张叔刚好喝了酒醉醺醺的,便张口就骂木像,又伸出手打了他们。等到丁兰回家来,到木像前请安,忽然发现木像脸色很难过的样子,急忙询问妻子。妻子告诉了张叔打木像的事。丁兰当即找到张叔狠狠揍了一顿,不想却揍过了头,把张叔打坏了,吏捕便来抓他,木像竟然哭了,流出一行行的眼泪和鼻涕来。地方官等人看到这一幕,都惊叹不已,说丁兰孝感神明,精诚所至,木像也通神了。这事奏请过皇上后,便不但放了他,还把他的形象也刻画到孝子图里去了。

  思念双亲,只好刻了木像来供奉,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极思。而思慕之诚,致使木像也通神,和真人一样有感应,这岂不是孝子的精诚所至么?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本文责编: 沈碧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