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王炳兰悉心照顾着92岁高龄的婆婆。(资料图)】
“父母恩情重,留下无限情。老来难不易,少年皆可懂。儿女须尽孝,不孝理不容。敬孝做表率,后人看得清。人生竟为啥?最终留个名。”《贤孝流芳》字字珠玑,入木三分,王炳兰用自己的一生在认真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那就是“孝”。一做半世纪,没有怨言,收获的是内心的安慰和满足,她发挥了自己的价值,她的行为也影响到了周围的人,这种行为变成一种光芒,散发着道德的光束照亮人们的内心。
当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时会怎么做,怨天尤人、哭天喊地还是带着伤痛勇敢地活下去?我们能想象到的生活,对一个女人最残忍能到什么程度?刚结婚就要给夫家的老人端屎擦尿?自己还是个孩子就要承担起做母亲的职责?做了母亲眼看着孩子患上残疾,即使砸锅卖铁也无能为力?正值壮年的丈夫因意外事故而失去双腿?边照顾瘫痪丈夫又要伺候患有精神疾病还动不动就打人的公公?还是人到晚年要先后忍受丧子之痛和伴侣自尽之伤?
如果上述任意一条落在一个女人身上,我们会认为她的人生将会是不幸的。然而,很难想象当这些不幸全都落在一个女人肩上时她会作何选择,影视剧中即使再冷血的编剧也不会把这诸多不幸加诸到主人公身上。但现实生活往往比剧本更复杂、更冷血,因为它确实让这全部的不幸发生在了一个女人身上。
这位女人叫王炳兰,山东东平县商老庄乡八里湾村的一位老人。她用一生的时间践行着“孝”这个字,69岁的她从年轻时到现在已经52年,先后伺候过婆家的爷爷、奶奶、姑奶奶、公公、婆婆、丈夫6位亲人,年复一年,毫无怨言。她照顾因车祸瘫痪的丈夫三十多年,照顾自己的公婆、亲人也能做到不怕脏不怕累,无微不至,在王炳兰的精心照料下,爷爷以80高寿、奶奶以84岁离开了人世,今年正月二十四,她送走了92岁高龄的公公。几十年来,王炳兰角色不断变换,从孙子媳妇到儿媳妇,从婆婆到奶奶,从奶奶到老奶奶,如今,面对92岁高龄的婆婆,69岁的她一如既往地尽孝,对婆婆寸步不离。
1.年少书香小姐变丫头:一句叮嘱成就一生孝顺
2014年5月28日,记者在商老庄乡八里湾村王炳兰家里见到了王炳兰。在见到她之前,记者脑海中浮现出的最直观的形象就是鲁迅先生笔下受尽生活折磨而变得有些呆滞的祥林嫂。然而这个形象在记者见到王炳兰的一瞬间就烟消云散,因为站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个身躯笔挺、精神饱满、笑容满面的老人,在她的脸上,你根本看不到一丝哀伤……
时光倒流到1945年,王炳兰出生在汶上县寅寺镇侯口村一个书香家庭。17岁的她,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有志青年屈克旺结婚,走进了八里湾。至今,她还记着母亲的叮嘱:“进了屈家门,不孝顺不行,结婚后每天都要给老人倒尿盆呀!”
王炳兰告诉记者,自己是家中独女,当时也不兴相对象,别人一介绍觉得合适就结婚,也不会像现在考虑家庭什么的……但是结婚之后的王炳兰发现夫家的生活与自己想象中的相去甚远。“我嫁过来之后就要照顾我婆婆的公公婆婆,而且当时婆婆不仅怀着孕,而且还有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妹妹,大妹那时候也才8岁……”就这样,年仅18岁的王炳兰刚结婚就从家里的“公主”变成了夫家的“使唤丫头”,不仅要为丈夫的爷爷奶奶端屎端尿,还要照顾尚在襁褓中的小姑子,她的心里落差有多大可想而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姑子逐渐长大,王炳兰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正当日子慢慢好起来时,王炳兰三儿子却身染疾病,虽然家里砸锅卖铁带他四处求医问药,但无奈左臂却落下终身的残疾,面对这一切王炳兰依然选择了坚强。
2.壮年丈夫失双腿:别哭 有嘴就能吃 能吃就能前进
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王炳兰的生活就是照顾三个未成年的小姑子和自己的四个年幼的孩子,直到小姑们嫁人,自己的孩子们也慢慢长大。然而,厄运又一次捉弄了这个坚强的女人。1992年,时年42岁的屈克旺在外地工作时被一辆火车上的卸下来的货物砸中双腿,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却失去了双腿。
“他出事儿第二天我就赶到了内蒙古铁路医院,他哭着躺在床上让我看他的腿,我虽然当时很难受,但是还是抱着他安慰他,‘别哭,只要有嘴咱就能吃东西,能吃东西咱就能前进’”。丈夫在医院一待就是两年零七个月,虽然铁路方面赔了医疗费,但是家里却丧失了最重要的一名劳动力。
屈克旺出事之后就回到了家里,清闲了没几天的王炳兰又开始伺候丈夫的饮食起居,“我丈夫不带假肢时候的体重就有170多斤,带上假肢后得有200多斤,我自己根本抱不动他,得他使劲儿我也使劲儿才行……”
老天似乎从不会眷顾这个命途多舛的女人,王炳兰的公公因为年轻时受人迫害而落下了永久的精神疾病,人到老年后病情越来越重,“每顿饭只吃鸡吃鱼,青菜全都拨出来,稍不顺他意就拿拐棍儿打人,逮谁骂谁,你又不能跟他生气……”王炳兰的婆婆因青光眼导致的双目失明已有十八年的时间,所以十几年来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公公、瘫痪的丈夫、双目失明的婆婆几乎成了王炳兰生活的全部。为了照顾好公公,她每天变着法做各种好吃好喝的;为了照顾丈夫的日益低落的情绪,她隔三差五邀村里的人来陪丈夫喝酒;为了照顾好失明的婆婆,她小心翼翼地料理着她的饮食起居……
3.老来丧子失夫:人后也曾偷偷哭 还要笑着活下去
王炳兰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因为家庭条件问题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即使结婚后也一直跟她住在一起。“日子虽然难点儿,但是那时候觉得只要一家人都好好地,也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了……”家里人都好好的,多么朴实的愿望,然而上天却再一次在王炳兰伤痕累累的心头上撒了一把盐,2011年,王炳兰的二儿子突发脑出血去世,时年45岁。“当时我真是哭得都没有眼泪了,但是想到一家老小还得靠我伺候,心里就是再难受也得继续过呀……”在跟记者讲述这些的时候,王炳兰的嘴角始终挂着笑容,神态十分平和,好像这些遭遇都跟她无关一样。
“别人也许不知道,但是我是最清楚的,有好几次我嫂子偷偷躺在床上哭我都看到了,但是她的难受从来没在家人面前表露出来过……每天都是笑呵呵的。”王炳兰的小姑屈克云告诉记者,她还透露,自己是大嫂一手带大的,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
2013年十月的一天,热心肠的王炳兰骑车送邻居王淑英到卫生室,回到家之后的她发现丈夫不见了,在找了厕所和公婆的房间后她走进了丈夫放轮椅的南屋,本来想逗逗丈夫的她却突然看到丈夫在轮椅上低着头,脖子下还勒着一根木棍,等她走进才发现丈夫已经停止了呼吸。
“说实话,经历过了这么多事儿,我都没想过什么,但是老头儿走后我就觉得生活没希望了,我知道他是想给我减轻负担,但是没了他我真的觉得活不下去了……”说话间,王炳兰拿出了前两年和丈夫出去游玩时的照片,“老头儿啊,你可坑苦了我了!”说完这句话,在采访过程中一直十分轻松的她开始抹起了眼泪,“给他端屎端尿没事儿,这一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但是他一走我就连个伴儿也没有了……”
王炳兰的丈夫去世108天之后,她的公公也在2014年年初去世。当记者问她现在是不是应该好过一点儿了,她却直摇头,“伺候他们的时候就是消磨时间,忙忙乎乎一天就过去了,但是现在他们都没了,就剩一个婆婆了,反而有点儿不大得劲儿……”
4.再苦再难自己担:没做大贡献 不给国家添麻烦
提起王炳兰,商老庄人无一不知,八里湾人没人不夸。八里湾村的张书记告诉记者,如果说夸村里的别人也许会有人有意见,但是夸王炳兰就没有一个人会反对,“她是我们村有名的好心人,在这坝上不知道收留和救助过多少人……”
自家的生活虽然难,但是王炳兰却不想给国家添麻烦,2013年春节前,移民局的相关领导曾到王炳兰家慰问,并带去了500元钱,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一家人过年用的了,但是王炳兰却说:“村里肯定还有比我家更困难的人,他们更需要这些钱,还是拿去给他们吧!”“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没能给国家做什么贡献,但是我也确实不想给国家添麻烦……”王炳兰告诉记者。
在八里湾大堤,王炳兰虽然没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可她过得十分快乐。她是3公里防洪大堤的“保护神”,她是1000余棵杨树的“园丁”,她是数千方防洪物料的“家长”。接过公公的看护接力棒20年来,防洪大堤年年安澜,防洪材料毛发未损。
我们不得不说,生活对这个女人的确太残忍了。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坚强的“女铁人”,她可以被生活折磨,但是她不会被磨难打倒。在苦难面前,她选择了坚守而不是逃避;在伤痛面前,她总是在角落里默默舔舐自己的内心的伤口却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现给那些需要鼓励的人,殊不知,她才是那个最需要支持的人。“别人都说我心大,其实我这都是没办法!经历了那么多事儿,如果还天天跟自己过不去那就真完了。人总得向前看才能看到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