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学习传统文化 感悟孝道人生 8
学习传统文化 感悟孝道人生 8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04:58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家庭结构在变化,尽管今后行孝的方式会逐渐转变,但孝道的根本观念是不会变的。

【图语:孝子之养(资料图)】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家庭结构在变化,尽管今后行孝的方式会逐渐转变,但孝道的根本观念是不会变的。

  今天,尽孝需要能力。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办,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好汉。不当“啃老族”,就业创业、爱岗敬业,工作做好了,才有能力孝顺父母,工作做不好,自己不痛快、父母也操心。天道酬勤,要用自己的努力,积极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越是孝顺父母的人,越有付出精神,越能事业有成,为父母带来物质保障。有孝心,更要有孝能。有的子女、孩子上学让父母送,放学让父母接,吃饭让父母做,睡觉让父母带。年纪大了,父母需要休息静养,要让他们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孝能并不是仅仅给钱给物,买件衣服,吃顿美食,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关心、爱护父母的这种心力。

  尽孝需要清白。当儿女的尽孝要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光明正大。不增父母之累,不陷父母不义,不添父母之忧。有的人用贪污受贿的钱,有的人用坑蒙拐骗的钱为父母买房子、修墓地,看起来是孝敬,实则是让父母蒙羞,让父母挨骂。明朝的江南才子唐伯虎说过: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再好的东西,不如给父母一种尊严,否则不能算孝。

  尽孝需要文明。父母在世,应该厚养,特别是在精神上要多加关怀。而有的人却是“活着不孝,死后胡闹”,如送什么香车、美元、真钞等。还有的送什么花花绿绿的“三陪小姐”,贴有美女照片的“二奶”,甚至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有的还在丧礼期间,请什么演出团组跳脱衣舞。这哪里是什么孝敬,而是筹办黄色夜总会的开业,简直是对亡者的戏弄。

  据报载:某地有兄弟五人,平时对父母从来不闻不问,老太太痛不欲生,就自杀了。儿子们听到母亲自杀后,每个人拿出五千元,敲锣打鼓,办了个丰丰厚厚的丧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孝顺。这是孝吗?这是虚伪,这是装腔作势。只有在父母生的时候尽到爱敬,死的时候你的哀戚才是真的。

  丧礼的意义在于我们从中去反思,获得警醒,看到香烟缭绕,幡纸飞舞,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讲的“幡然醒悟”吧。

  清代石成金在为家人留下的《后事十条》家训中,告诉家人在他死后,“不厚敛”、“不报丧”、“不开吊”、“不欠停”、“不奢送”、“不荤供”、“不烧果”,这些观念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了不起的开明之见。

  尽孝需要智慧。比如给父母零花钱时,不要给整张,一百一张的,要给一元一元的。因为父母节俭习惯了,给整张的他会长期放着或存起来,舍不得去花,换成零钱他容易消费。再比如,和父母约好,第一次电话响了不要去接,停几分钟,第二次再去接,以免得因接电话匆忙而出事。孝顺无难事,只怕有心儿。有这样一件事,儿子在街上买了一个大年糕,又热又粘又硬,一进门就叫他妈,快点吃,别凉了,老太太吃了几口就噎住喉咙了,到医院也未抢救过来。儿子心是好的,但由于缺少科学知识,缺乏心智而悔恨终生。

  尽孝需要奔跑,要像刘翔那样,以最快的速度去表达。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别忘了人生的短暂,别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别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父母离开人世了,无论你想怎样行孝都没有机会了。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子里,虽然还有花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人们问比尔.盖茨,什么事情最不能等,他没有说事业,也没有说金钱,而是说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虽然中西文化不同,但人性相通,对父母的感情相通。

  尽孝需要传承。五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正是孝这种道德维系了民族文化的命脉。失去了它,这个民族就失去了灵魂。今天我们传承中华文化,传什么?就是传孝,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既要继承中华孝道这种精神遗产,又要结合时代进行创造,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没个内心充满了亲情温暖的人都是一个光源,都会向四面八方持续不断的发出光和热,这也是今天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正如古代《劝孝文》中所说:“我能孝,自无逆子。子能孝,自无逆孙。绳绳克继,叶叶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意思就是说:我能孝顺,给子女做好榜样,自然就没有不孝的儿子了。儿子能够孝顺,自然就没有不孝的孙子了。这样一代传一代,这就是最大的善事,最丰厚的利益。

  相传某地一位陈老汉,儿子不孝,侄儿想办法,给写了一副对联和一幅中堂,要他贴在屋内正墙上。对联的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显而易见是缺一(衣)少十(食)。这幅中堂更是耐人寻味、使人警悟,写的是:隔窗望见人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们。儿子媳妇看了,羞愧万分,从此痛改前非,孝敬父母。

  古人编二十四孝,为什么不编二十三孝或二十五孝?因为我们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年有二十四节气。这就告诉我们:一年从始至终,都要保持孝心,不能间断,要二十四小时念念不忘孝,这才是赤子之心。大连孝子王希海,为照顾病床上的父亲,恋爱、成家、工作统统舍弃了,一干就是二十五年。比护理专家还专家。

  农村老人说的好:孝是一辈说给一辈听,一辈做给一辈看,没啥道理,全凭良心。传承教育必须重视家庭的功能,家是孝的诞生地,又是孝道教育的出发地。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女士的传帮带作用,她们是家风、家道、家规、家业传承的骨干力量。

  综上所述,一个孝子该如何事亲呢?也就是说该如何侍奉好我们的二老双亲呢?孔子从居、养、病、丧、葬、祭五个方面告诉我们具体的做法。

  首先“居则致其敬”。“致”就是尽心尽力切实做到,而且做得圆满。就是说对父母要发自内心,完全真诚,没有丝毫保留。虚伪。对父母由衷的尊敬,这样的一种敬意就叫“致其敬”。二是:“养则致其乐”。孝亲有三个含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关键是要做到,让父母欢喜快乐,没有忧虑、没有烦恼。三是:“病则致其忧”。就是在父母生病时,做儿女的心中要忧心忡忡,问寒问暖,尽快为父母检查治疗,早日痊愈。四是:“丧则致其哀”。就是说如果父母过世了,做儿女的要知恩图报,尽其哀情,这是儿女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也要注意节哀。五是:“祭则致其严”。是讲父母埋葬后,要定期的祭祀,庄严肃穆,恭敬,追忆感念父母祖先的恩德。

    如果一个人对父母的居、养、病、丧、祭五个方面都很好的完成了,基本责任已经尽到,生养死葬的大义已经具备。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