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感恩的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2014年在北大发表的纪念五四讲话中,又对青年提出:“要学会感恩。”这些重要的表达不是孤立的,是有着深远意义的。感恩是受恩者对施恩者的感激意识和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世界各国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在构建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过程中,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社会进程中,感恩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感恩文化的当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价值观的表述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都包含了感恩的元素。试想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多少需要感恩的事情。屈指算来,呱呱坠地时有父母的养育之恩,牙牙学语时有老师的教育之恩,遭遇困难时有好心人的救助之恩,单位内有领导的知遇提携之恩,同事和团队的帮助支持之恩,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是党和国家护佑之恩……凡此种种恩情都需要我们去感恩和回报。然而很多人一味看到的是自我的奋斗和价值,将自己看成是社会中孤立的个体,“人人都应当为我”缺乏感恩之心。提倡感恩,就是因为感恩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把个体的人置身与社会中,看到社会是一个整体,自己是这个整体中的一环。可见,感恩文化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不言而喻。
感恩文化符合新时期党的执政要求。感恩文化就是通过倡导和教育,把各方利益的需求引导好、发展好。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讲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只是有物质的需求,还要有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在物质资源稀缺和有限的情况下,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生产物质需求的前提下,把需求多引向精神、文化需求是可行和必要的。精神文化产品的提供可以很少地消耗物质资源,可以循环反复地使用。感恩文化本身就是有利于执政党执政,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
感恩文化能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这就要求文化建设的内容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心。感恩文化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的文化,同时,在感恩的过程中,使自己思想得到升华、精神得到充实、心理得到调节。它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又吸收了国外优秀文化的内容,倡导以感恩的心态对待他人、对待事物、对待自然,代表时代进步的潮流和历史发展要求。所以,感恩文化纳入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丰富文化建设。
感恩文化有利于减少人们的心理落差,增强幸福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现在的干部队伍、公务员队伍里存在着追求享乐、贪污腐化现象。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官员都出身平民,但有人久而久之就忘本了,忘记了组织培养和群众信任的恩情,忘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试想如果各级干部、公务员能经常把感恩牢记于心、外化于行、行之以忠,感恩国家、感恩先辈、感恩组织、感恩人民,努力工作回报恩情,做到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那么我们党的凝聚力就会进一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就会进一步提高。
感恩这个和平发展的时代,常常想想自己得到的,与过去的自己比,常常“忆苦思甜”“知足常乐”,人们的心态就会平和得多,就会友善得多,就会以感恩的心态为国家着想,为集体、为公司、为组织、为他人着想。就能忠于国家,忠于组织,忠于职守,而那些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比坏心态和行为”、不讲诚信的现象就会少一些。整个社会也就和谐发展、平稳运行。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感恩文化有利于塑造人们健康的心灵,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性中最光辉、最善良的一面。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将与人类共存。如果一个人经常处于感恩文化的熏陶中,内心始终充满着感恩,那么他的生活态度一定是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如果一个群体中感恩成为时尚,感恩成为自觉,那么这个群体一定是充满友爱和互助的。其成员就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城市、社区、单位、村庄,社会就会充满和谐和祥和。
倡树感恩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感恩文化的铸造,这不仅是一个文化命题、社会命题,更是一个时代命题。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200多年来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的总结,更是对工业化带来的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的反思,是对过去发展方式的反思和质疑,从《寂静的春天》到罗马俱乐部,从布伦特兰夫人的首倡到今天已被世人广泛接受,从欧美国家的主导的21世纪议程到中国的科学发展观,那么,面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心理的困境,面对80%的人民不信教的现实,如何来调剂人的物质欲望与现实供给的差距,如何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使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倡树感恩文化的意义、作用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一样的重要。
注重创新与继承相统一,以树立新的感恩观为基础。感恩文化建设只有不断地吸收先进文化、贴近时代进步的潮流、符合实践需要的要求,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认可度、接受度和参与度。
分门别类,全方位推进。一是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基础上,融入感恩文化,强调感恩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四个对照”,就包含了对先烈先辈、英雄模范的感恩。二是通过媒体和舆论宣传,倡树感恩文化,以懂感恩为光荣,以知感恩为时尚。建立中国的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爱人节、儿子节、女儿节,等等,传递优良家风家教,树立感恩的正面典型,鞭笞不感恩的人和事,使感恩的氛围逐渐浓厚。三是在社会层面,促使社区、企业、学校、村社、连队积极开展感恩活动。
注重“知”与“行”相统一,以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参与为关键。重视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家庭熏陶和学校教育,着力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构建家庭、学校和全社会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不断增强青少年感恩意识。同时应紧贴不同社会群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采取针对性、特色性的内容、载体和形式,以参与式、互动式大力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党、爱国、爱家、爱岗、爱社区、爱村庄等活动,不断形成全社会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浓厚氛围。特别是要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通过感恩教育、感恩文化,回报社会,以参与扶贫济困、支持文化建设为主要方式来倡树感恩,进而带动感恩奋进的社会风气。
在当今中国,倡导树立感恩文化在实践中可行有效,能够提高人民幸福感,提升社会的和谐度,增强执政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软实力建设中,感恩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