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中华孝道故事系列·“包子丫头”俞云辉
中华孝道故事系列·“包子丫头”俞云辉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2-10 10:35: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在湖州市吴兴区东林二小的校园里,有一位品学兼优、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的好少年,人称“包子丫头”--俞云辉。今年13岁的她,之所以叫她“包子丫头”,是因为她经常帮助...

 

【图语:“包子丫头”俞云辉】

  在湖州市吴兴区东林二小的校园里,有一位品学兼优、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的好少年,人称“包子丫头”--俞云辉。今年13岁的她,之所以叫她“包子丫头”,是因为她经常帮助家里做包子。为此,这位年年获校三好学生,也获得过区优秀少先队员、市地球小卫士等荣誉的学生,也成了学校的小名人。

  坚持六年熟能生巧

  烈日炎炎的夏天,村民喜欢趁着早晨的那些清凉,到街上去买菜、购物。天刚蒙蒙亮,集市上的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赶集的、喝早茶的,沉静了一晚的市场又逐渐热闹起来了。

  20多年一直在市场门口摆摊卖包子,薄利多销,童叟无欺,口味好,信誉度也高,让俞云辉家的摊位前总是挤满了人。

  上午六七点钟,总是他们最忙的时候。虽然提前做好了准备,但是人多的时候,还是手忙脚乱,人手不够。父母的辛苦让俞云辉看在了眼里,从7岁开始,懂事的俞云辉就帮着父母做包子。

  早上五点多,当别的孩子都还在空调房里做着美梦时,俞云辉的闹钟就响了,这也意味着她就要起床了。没有孩童的赖床,翻个身,穿好衣,简单地梳洗一番,就开始帮助爸爸打下手了。

  现年13岁的俞云辉,显然已经是十分娴熟了。短短一分钟,身边的包子已经摆满了一小块地方,平均下来,一两秒钟就可以做一个包子,比起自己的“师傅”爸爸,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虽说是快,但平均每天1500个的销量,也是要花不少的时间。做包子要话力气,还得一停不停,加上站的地方就是火炉旁,一两个小时下来,额头上已淌满了汗珠,衣服上也夹着油腻和煤气的味道。

  用心做事游刃有余

  6年时间帮父母当助手,已经让俞云辉对这一“行业”有了一定的体会,喜欢动脑筋的她,也在想着如何提高销量和顾客满意度了。

  以前都是几个人分开做,各做各的,长时间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有又一次俞云辉却提出来要分工,爸爸擀皮、妈妈上馅、自己负责包,简单地一个改变,速度竟然快了不少。

  不仅仅是做包子,在其他方面体现的也突出。在她家小摊旁卖面条的梅水荣,对俞云辉可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给出了7个字的评价:嘴甜、手快、头脑活。

  早上忙的时候,摊位前往往是围了很多客人,都想早点买到包子。可是买的人多了,包子供应却跟不上来,想买的人又等不及,总是会有不少的埋怨,有些顾客便想到他出去买。俞云辉在忙着手里事情的同时,嘴上也忙个不停,叔叔长、阿姨短地叫着,让他们稍等片刻,这样一来,反而让顾客不好意思走了,留住了不少的生意。

  勤劳懂事始终如一

  在爸妈眼里,俞云辉总是那么乖巧,那么懂事,不用操心。

  去年的时候,俞云辉的姐姐马上就要高考了,为了让她安心复习,俞云辉的妈妈回到了老家义乌照顾她,家里只剩下他和俞云辉。爸爸早上做生意,到12点才能收摊。看着爸爸的辛苦,俞云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承担起家务活。那几个月,俞云辉一放学回家了,跟其他孩子玩的时间也没有了。不会做饭炒菜,就从简单的菜做起;父女俩每天洗换的衣物,力气小洗不干净,就多花点时间,拧不干,便用脚踩;存水的桶太大提不动,便用盆一点一点地装。

  姐姐读大学了,家里的开销也大了,家中的经济情况怎么样,俞云辉心里是清楚的。为此,13岁的俞云辉少了孩童的懵懂,多了一份对家的担当,她很少向其他孩子一样,向家里要零花钱买各种零食、玩具。

  帮助父母,照顾家里,却始终没有影响学业。主要还在于她“爱学习、会学习”的自觉性:每天忙完了家里的事情,总会很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拖欠着。她的努力,也让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年年都能够获得三好学生。

  6年的坚持帮助父母,凭的是她对爸爸妈妈的爱。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