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中华孝道故事系列·孝乡出孝子
中华孝道故事系列·孝乡出孝子
来源: 央视网  2014-12-11 10:00: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卢一,男, 10岁,家住兰溪市黄店镇黄店村,现就读于兰溪市黄店中心小学四。卢一的家乡兰溪市黄店镇素有孝道古风。纯孝乡之名的由来,是因为这一带出了陈天隐、董少舒、...

 

【图语:卢一帮妈妈做饭】

  卢一 ,男,10岁,家住兰溪市黄店镇黄店村,现就读于兰溪市黄店中心小学四(1)班。卢一的家乡兰溪市黄店镇素有孝道古风。据历史记载,黄店镇一带在宋代名为纯孝乡。纯孝乡之名的由来,是因为这一带出了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三孝子。被当时朝廷列为三贤,并建有三贤祠,立八行碑,以教育后人。因此孝敬之风在当地蔚然成风,学校更是以孝道教育作为学生德育的重点。而我们的小卢一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小卢一8岁时父母由于家庭矛盾离婚,现在母子二人寄居在外公家,爸爸自从离婚后就一直没来看过他,更不用说给他抚养费了。外公、外婆都已80岁左右,在家务农,外婆前几年患了中风,不能劳作。卢一的妈妈黄友桂今年42岁,一直以来身体都不好,离婚以后由于压力太大,患上了抑郁症,需要长期服药来缓解病情。妈妈一病,就把整个家丢下了,没办法,卢一只好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既要在学校搞好学习,还要回家帮助妈妈做饭、扫地、做家务等等,不幸的遭遇让他过早体味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但他总是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妈妈担心。”

  10岁的卢一大部分时间都陪着妈妈在家里,很少出去跟小伙伴玩。因为妈妈患有抑郁症,离婚后的两年多来精神状态一直不好,原本在镇上开的小理发店也不能继续营业了,所以就在家靠做点“穿糖袋”的来料加工补贴家用,帮妈妈做手工是卢一放学后一项最主要的工作。穿好一个糖袋能赚3分钱,和妈妈一起两个人一天可以赚二十几块钱。有时妈妈心疼他,还怕影响他的学习,不让他干。可小卢一却倔强的说:“妈妈没事的,我的学习不会拉下,我是家里的小男子汉”。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卢一是个文静,有点内向的小男孩,不大爱说话,却非常的懂事,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年年获得“四好学生”的荣誉。在学校的他虽然有点沉默,但是一回到家,他却会把学校里的一些趣事第一时间讲给妈妈听,因为他听医生说妈妈的病不能伤心,要每天开开心心的,他觉得这样能让妈妈笑口常开,病也就会好起来了。

  卢一的家在黄店镇上的一条小弄堂里,是半间带有天井的老房子,他跟妈妈住在楼下,外公外婆住在楼上。家里几乎没什么电器,虽然陈设简单,家里却收拾得一尘不染,因为卢一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家里琐碎的家务他总是先妈妈一步早早地做好了,扫地、擦桌子。家里没有电视机,平时的生活中,书籍是他最好的朋友,外公和妈妈商量着打算给他买台电视,可是卢一拒绝了,他觉得妈妈每天干活已经很辛苦了,而且赚的钱还要用来看病,他说等妈妈的病好了,跟妈妈一起赚钱给外公外婆买一台大彩电。所以卢一的生活中看书是他唯一的娱乐活动,当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昨天播放的动画片时,他却一个人坐在座位上默默地看书,班级图书角的图书他每一册都看过,书中那些励志的故事给了他面对困难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从小,妈妈对卢一的教育就很严格,这也使得他比同龄人更加懂事一些,自从妈妈生病后,懂事的小卢一便自觉地帮助妈妈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家务活。由于营养不良,10岁的他看上去比同龄的人要瘦小很多,但是他却有着同龄人不曾拥有的坚强。下午放学后,回到家,先把的碗洗了,然后扫地,帮妈妈洗菜、烧火,等妈妈烧好饭以后他会先给中风躺在床上的外婆送去,然后给在田里干活的外公送去。他经常会拎着一大桶衣服跟在母亲后面,一起去池塘里洗衣服,邻居看见了开玩笑说:“男子汉,学洗衣服不害羞啊?”面对这些善意的玩笑,小卢一却不以为然。这些家事,卢一做得很开心。

  卢一说:“妈妈给我起的名字叫‘一’,是希望我能够努力学习,勇争第一,我一定不会辜负妈妈的期望,只要是能让妈妈开心的事,我一定努力做到。”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