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遵从孝道】
朋友转发一篇文章,说一个孝字让中国人永远为奴,通过它中国建立了一个愚忠愚孝的专制社会结构,禁锢了民族的人权创造力进取心之类。带来了对中国几千年的人性灾难,并且成了中国现在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桎梏。提倡用西方的博爱取代中国的孝道,父母不应该向子女有任何回报的想法。子女也不用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等等。中国才能走向民主平等的道路。
我看后只能说那文章作者不是一般的偏激,中国也不是总有孝道的。文革不但没有孝,还划清父子界线,造领导反,留下的只是历史的梦魇,没有一丝桃花源气息。中国的孝道的建立发展同早期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需要子女养老和建立和谐亲情关系的需求有关。西方社会到今天程度也是同经济发展水平分不开。二十世纪前的欧洲不少情况也类似,基本人伦都相差不大。这作者对西方社会的道德伦理也是一知半解,西方社会子女不求爱的回报是现代经济发达解决了养老问题后的阶段性事情,并不是历史一直是这样,十九世纪以前欧洲同样是重男轻女的长子继承制。圣经旧约的摩西十诫第五条就是:“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孔子讲:“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认为父母子女不但有血缘传承还有后天养育产生的深情,所以他提倡人终生尊重维护这份人伦感情,不只是要求儿女孝顺,还要求父母慈爱,整体和谐。父母有慈爱以身作则在先,子女有孝爱孝敬,建立一个和谐温情的家庭。所以孝其实是有父子双方的仁爱理性存在的,并不是一条单向的所谓的通向奴役之路。当然后世搞的所谓二十四孝是是把孝顺的顺扭曲走了极端。这种扭曲正常心性意志的盲从盲顺是必须摒弃的。
博爱和孝是两回事,天底下没有新鲜事,墨子走的就是无差等的博爱路线,提出先爱他人的老人子女再爱自己的,这样来让世界充满爱,但是让你对一个陌生女人和对十月怀胎养育你的的母亲一样的爱是不现实也是不公平的,从理性感性角度似乎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博爱还是很有难度,墨家很快在中国成了绝学。佛教讲求众生平等,爱万物,把动物猪狗都当成人类一样平等。养大小孩后自己出家,忘却红尘不要小孩回报。最后也依照世俗要求修改教义把人伦亲情维护当成第一。西方的博爱自由平等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提出来的,到了1861年美国还有废奴运动爆发的内战。二战希特勒还在灭绝犹太人,1960年代领导人权运动的马丁路德金还被刺杀。最近美国一百多城市还在为人权公平暴动。可见理想完美的博爱还是非常难达到的。
美国老人有社会的养老福利制度衣食无忧,心中有上帝可以牵挂依赖,认为来生还有天国的终极快乐可以希望,加上较好的经济条件和养老院制度,所以外国老人可能更能抵抗孤独度过余生。但是过得相对来说就没有东方儒家国家老人所享受的那么多天伦温情。所以日韩台湾新加坡等儒家社会就算步入了发达的民主社会也没有摒弃孝道。至于我们国家的老人从国家的经济水平福利制度和宗教信仰来看,还有不少老人晚年经济条件不太好必须要子女承担一定的赡养责任,目前就更不适合取消孝道采用西方的人际关系模式了。
针对中国我的观点是批判地继承孝道,去掉几千年来形成的无条件顺从扭曲人性不合现代文明要求的“顺”的观念。保留“孝”的部分。建立理性温暖的父慈子孝和谐家庭和人际关系。也对古人的自己道德不检点触犯国法等行为是破坏父母名声和自己状况不好给父母晚年增加负担也是不孝行为的观念予以批判继承,来激励鞭策自己在人生事业中自强不息力有所为,增加人生正能量。同时也提倡博爱,但是不主张用博爱代替孝道。就像可以用充气娃娃辅助增加情趣,但是不能用它来取代婚姻中老婆的位置。就算中国经济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即使部分老年人不需要子女在经济方面予以资助,由于宗教文化思想背景不同我也不主张对子女不求回报的博爱观点。所谓孝道阻碍自由民主平等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所谓的自由平等是有他人权利维护及基本人伦限制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信仰同理性并不能弥补抚慰精神感情的空虚,特别是对东方这种没有宗教信仰,人际关系本身就是通过仁爱感情维系的社会,带有血缘关系的子女的孝顺关怀更是对老人心灵最好的慰藉。这是博爱所达不到的效果,这是韩国台湾实行了民主制度,并没有因此抛弃孝道的原因。
中国能存在五千年不绝主要还是宗族血脉文化的延续,所以就算李嘉诚之富,不需要小孩物质方面的养老回报,也需要享受儿孙的温情的天伦之乐和对家族血脉文化的延续。把家族存在变成历史永恒。西方只是追求精神的天国永恒,每个人精神上只有自己的存在,孤立的个体灵魂。所以我是希望有后代对家族传承责任延续家国文明的回报。不要到现在以后每一代人都成为孤立的一代,只有生物学存在的意义。减小了人作为文化载体同动物的区别。不但不去掉孝道,反而结合现代西方人际关系处理的一些特点发展完善孝道,在父慈子孝的温暖和谐环境中滋生正常的仁爱感情和健全人格,让传统文化充满新的生机适应时代的发展来指导我们建立起新的和谐家庭关系,焕发人性情感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