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感动津门十大孝亲爱心学子"颁奖典礼】
在子牙镇大邀铺村有一位品学兼优的16岁 女孩 ,虽然家庭生活贫困,但她从来不畏困难,热情、开朗、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早早挑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老师、同学、街坊邻居提起她,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她就是现就读于子牙镇中学九年级二班的 张晶晶 。生活的磨砺让她懂得了坚强,懂得了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前不久,她被推荐为第四届“感动津门十大孝亲爱心学子”候选人。近日,记者走进子牙镇中学,探访这位苦难中成长的坚强 女孩 。
在学校,班主任老师介绍了 张晶晶 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在 张晶晶 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离异,她一直与姥姥、姥爷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妈妈相依为命,家庭生活贫困。 张晶晶 很懂事,从来不要新衣服,也从来不要零花钱。她知道靠年老多病的姥姥、 姥爷 ,一家人能吃饱饭就很不容易了。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健康成长的时候,她已经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担起了家中的重担,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从小的贫苦生活并没有击倒 张晶晶 ,她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非常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多年来,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保持在年级前三名。她喜欢学英语,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在全国基础教育英语综合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小升初毕业考试时,她的成绩超出县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20分,但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能够继续照顾家人,毅然选择了就近的子牙镇中学。上中学后,她又积极调整学习态度,努力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由于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主动求知的勤奋精神,她在学习上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班主任赵子海老师说:“ 张晶晶 自己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平常除了仔细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始终坚持提前预习。每次老师讲新课时,她总是全神贯注地听,并从她的点头、微笑当中,能够感受到她对知识的理解。课后做题的时候,她也总是对着课本深入研究,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作为班长, 张晶晶 既是老师信任的好助手,也是同学们的好伙伴。当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她会心平气和地去劝导,有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她也总是耐心地帮着讲解。据同学元森介绍:“ 张晶晶 回答问题很有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她总会主动帮助。”对于同学们的赞扬, 张晶晶 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因为在我的生活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所以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
在家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了 张晶晶 的学习和家庭情况。每天, 张晶晶 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后,都会自己安排额外作业,经常要学到深夜。由于缺乏营养,加之长期干活儿,她的手指尖全都开裂破皮儿,一碰凉东西就钻心般疼。寒冷的冬夜,屋里没有炉火,为了能够坚持学习,她学着缝制了一个棉套袖和几个手指套,把胳膊和手指都套起来,仅把手背露出,即便这样也挡不住她学习的热情。姥姥王柏芬说:“晶晶平常学习时,毛巾总放在旁边,困了就拿湿毛巾擦擦眼,再不行了自己就做仰卧起坐,反正11、12点前没睡过觉,看着挺心疼的!”对此, 张晶晶 甜甜地一笑说: “我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去好好学习,这样以后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回报家人和曾经帮助我的那些人。”
对于张晶晶 来说,学习上的苦与累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家庭生活的压力都要她一个人扛。从小, 张晶晶 就非常懂事,看到姥姥、 姥爷 在干活,她总是说:“姥姥、 姥爷 ,我希望快些长大,那样的话,你们就可以歇着了。”平常只要一有时间就帮着做家务,她没有把做家务和照顾家人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作为一种锻炼。她总是笑着说:“姥姥、 姥爷 养育了我这么多年,我没有能力抚养他们,照顾一下还是可以的。” 姥爷元乃林说:“晶晶放学回家后,和面、擀面汤什么都干,还要给妈妈拿药、验血糖,给姥姥量血压。这孩子特别懂事。”“和面、揣碱、蒸馒头都是孩子做,无论干什么家务都利索。”对于 张晶晶 做家务的能力,姥姥王柏芬显得更有发言权。
对于自己的家庭困境, 张晶晶 没有丝毫抱怨,而是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为了省下一块钱,她让 姥爷 带着去批发市场买笔和本;一学期下来,把没用过的纸张撕下来,重新订一下,做练习本;过年的时候家里没钱买年画,就买来红纸自己做……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寄托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雏鹰展翅志高远,搏击长空会有时。 张晶晶 一个瘦弱的 女孩 ,其在生活和学习中体现出的自尊、自强、自立的坚强品质令人敬佩。通过短暂的接触,我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她内心的阳光和正能量。愿她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像一只雏鹰向着自己的理想执着地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