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孝顺儿子和百岁母亲】
在朝阳凌源市福临佳苑一区有位101岁的老母亲,名叫高淑贤。老人气色红润,神清气爽。她共有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儿子张成最小。一直以来老人都跟着张成一起生活。
家里有个老小孩
在老人的卧室里,张贴着老人一生中几张有纪念意义的生活照和老人的布艺作品,桌面上摆放着一件寿桃雕刻工艺品,墙上悬挂着老人过百岁生日时凌源市民政局送的一块牌匾。房间中所有的物件都有祝老人健康长寿的寓意。
房间的窗台外摆放着一个纸盒子。张成介绍说,以前老太太腿脚利落时经常到楼外的阳台上走走,去年她还能自己跑到楼下去溜达溜达。但最近,不大愿意动弹了。一次有只麻雀飞到他家的窗台上,老太太发现后好是兴奋。这倒给了张成一个启发,于是他就找来一个废纸盒,在里面投放一些小米,引诱麻雀来吃食。打这以后,老太太在屋里没事时就观察麻雀的动向。这个不起眼的纸盒,给老太太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在张成的家里,一切大事小情都由老太太说的算,就连张成走出房间干什么去,多长时间回来,也必须向老人请假,否则,老太太就会惦记不下。就在笔者采访的当日,张成本来和母亲说好晚上9点回去。就在快要到9点时,张成的手机响了,一看就是老太太催他。
因为老太太听力差,在与她交流期间偶尔说话声稍大一点,老太太就发火说,你喊什么喊,有话不能好好说呀。为了避免像这样的冲突,张成和妻子慢慢地根据老太太的生活习惯,总结出了一些手语。在与老人交谈时做出一些特定的动作来一边比划一边说。
随着年纪的增长,张成和老伴照顾起母亲来更是一天比一天吃力,偶尔的疲惫总是有的。“一次我给我母亲脱裤子,她躺在床上,我在地上蹲着。由于我的肚子比较大,猫腰有点费劲。这时我母亲就教训我:怎么,你还嫌弃我脏咋的,还皱个眉头?你说我是她的儿子,她都这么去说,这要是换个别人你说该怎么去想?不过,我不怕她发脾气,就怕她打蔫,只要她一打蔫,我这个当儿子的就该着急了。”张成说。
勤劳要强的母亲
老人生活简朴,一生勤于劳作。已经百岁的她,除了有些耳聋和驼背外,身体啥毛病都没有。前几年走路连拐杖都不用,上下楼行动自如,身体特别硬朗。就是从去年起,上完厕所后有些气喘。
老人心灵手巧,前几年还经常剪窗花,剪纸作品在凌源市还获过奖。
就是这位百岁老人,在去年自己穿针引线做针线活,看到56岁的儿媳戴着眼镜做针线活时,还笑话儿媳妇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了。老人还有一个惊人之处,那就是自己能熟练地接打手机。为了通话方便,她让儿子把几个孩子的手机号用纸写下来贴在墙上,想给哪个孩子通话,一查电话号拿起手机就打。
别看老太太年岁大,但时间观念特别强,有时石英钟上的时间和她的手表上的时间有误差,她就让儿子马上给调整过来。
她还喜欢认字。老太太一天学没上,可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字她基本都认得。遇见不认识的字,就用画画来标注。有时为了认识一个字,反复地让儿子教她。
老太太在生活方面很自强。自己的内衣内裤等小件衣服始终自己来洗。有时身子不愿动弹,就把换下来的衣服藏到隐蔽处。每当这时,儿子和儿媳都在老太太睡着时像是找宝一样到处翻个遍,然后再悄悄地给洗好晾干。
又孝又顺的好儿子
为了精心地照料母亲的生活,在家里张成时不时地总是要跑到母亲的房间看看,掖掖被角,捋捋母亲银白的鬓发,生怕这个“顽皮”的老小孩没盖好被子。
他还经常给母亲挠挠头皮,掐掐后背,捏捏大腿,进行全身按摩。至于洗头、洗脚、擦身子、搓后背、剪指甲等日常小事更不在话下。毕竟年纪大了,患病是常有的事,为了让母亲少受颠簸之苦,每次都是张成把医生请到家中为老人看病。
为了照顾母亲,女儿在南方从上大学到找工作,张成一次都没有去过。对此,张成感到特别的内疚,就在女儿上大学的那一年,他一听到火车的鸣笛声自己就躲在一边偷偷的落泪。可是,母亲这头24小时都离不开人,在女儿与母亲的选择上,他只有把一切精力都用在母亲这一边。
“小时候,母亲把我一点点拉扯大;如今,虽然我也是快60岁的人了,依然是母亲的儿子。照顾母亲,永远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张成,让我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