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李友梅在为公公喂流食】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46岁的女工李友梅却用行动诠释了孝亲敬老的美德。两年多来她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孝心换来病床奇迹,使老人从原来深度的昏迷到现在已经能够睁开眼睛。“好儿媳”的孝名传遍四邻。
2011年11月15日,李友梅的公公不慎跌倒引发脑溢血,陷入深度昏迷。这一变故使李友梅家原本规律的生活全乱了套。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丈夫在单位还有工作要忙,李友梅2000年下岗后,在外找了一份工作补贴家用。公公瘫痪后,她主动提出留在家专职照料,全家的重担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
公公在医院住了半年,仍没有好转,医生建议回家静养。从老人回家的第一天起,李友梅就开始了她的护理人生。每天4点起床,开始做一家人的早饭,6点给公公听收音机,这是老爷子多年的习惯,医生说这样有利于恢复。随后一天的护理工作开始了,给公公洗脸、刷牙、喂饭、按摩,每隔一个小时翻一次身。
冬天还好,到了夏天,得一天三次给他擦洗身体,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单喂饭便是个技术活,由于公公属于深度昏迷,喂饭得吃流食,插胃管。李友梅担心自己的技术不行,害公公受苦,就先在自己身上试验。多少次流鼻血,吐胆汁,终于摸索出经验。600多个日夜,在李友梅的精心照料下,原本被医生断定“不可能恢复”的公公已经从深度昏迷睁开了眼睛。
照顾公公的600多个日日夜夜,李友梅每天都把护理情况记录下来,已写了3万多字的护理笔记。
“公公能睁开眼了”、“手指能轻轻动了”……病床上的每一个进步,李友梅都详细记在日记里,并用照片、录像记录下这些改变,听取专家建议学习更好的护理方式。“照顾公公就要像对待一个孩子,他的每一个进步,我都感到惊喜无比,看到全家人再一次露出笑脸,我觉得我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李友梅说。
被邻居誉为“好儿媳”,并得到“东营市十佳敬老楷模”美誉,李友梅却觉得这份荣誉不光属于自己。她告诉记者,婆婆、丈夫和兄弟姐妹共同担当了照顾老人的重任,自己无非是尽儿媳的本分。
“公公病了,照顾他是我作为儿媳的责任,的确有很多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却觉得只因感情不够深。”尽管医生认为希望渺茫,李友梅却还在用自己的努力呼唤更多奇迹:希望公公能从无意识中康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