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孝经》详解:事君章第十七
《孝经》详解:事君章第十七
来源: 网络  2014-12-30 09:44: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要知道,古人讲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个朕固然是天子,天子他是个圣王,他就会有这种思想,天下人有罪,百姓犯过失,谁的过失?我自己的过失,我没教好他们,我的...

 

  【图语:《孝经》事君章第十七】

  【事君章第十七】

  顾名思义,是讲君子是怎么样事君的、事上,对于自己的长上、自己的领导,一个国家,对天子、对国家领导人是怎么样尽忠的。这《孝经.开宗明义章》就给我们点出来孝有三个层次,“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侍奉双亲父母为基石,然后事君,事君是精忠报国,然后立身,立身是成圣成贤。这一章主要是教我们如何事君,所谓是移孝作忠,把这个孝心推移到对国家、对人民,这就是尽忠。事君之道主要是讲到“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不管是在朝当政,有这个机会为国家服务,还是说没有这个机会,退守在家里,忠心都不改变,能不能够出来,所谓能进还是退这都是看缘分。这个缘分也是有标准的,孔子他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个见和隐跟退和进是一个意思,天下有道的,就是国家领导英明的,百姓民心向善的,这个时候天下有道,就得要出来,应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舒展自己抱负,利国利民,能够从中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这是君子之所为,应该做的。天下无道?如果皇帝是昏君,没有德行,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也不能够虚心礼贤下士,向人请教,导致百姓也就跟著胡作非为,不知廉耻,天下无道,这时候君子就得隐去,所谓归隐山林,这是退,退思补过,补过是好好的改自己的过失。要知道,古人讲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个朕固然是天子,天子他是个圣王,他就会有这种思想,天下人有罪,百姓犯过失,谁的过失?我自己的过失,我没教好他们,我的德行不足以感化他们,所以我有罪。

  所以君子都是这么个意念,凡事都是反求诸己,不会责怪外面的人,所以他归隐山林还是改过自新,断恶修善,提升自己的层次,提升自己的境界,将来有这个机会还是要出来为天下人效力。就好像周朝的姜太公,这是周朝还没有建国之前,姜太公他是在渭水钓游鱼,直钩钓鱼,愿者上钩,他过著是归隐的生活。为什么?天下无道。当时是商朝末年,殷纣王暴虐无道,所以有道之人就归隐,所以姜太公也就荷竿渭水钓游鱼,一直等到文王来求他,千里来求贤士,求姜太公出来帮助文王,把天下无道的状况改过来,所以姜太公这个时候才出来,他是等待因缘。古人绝对不会说自己去自告奋勇,自己要怎么怎么样做,还要游说别人,让别人来任用我,甚至去拉选票竞选,绝对不会。真正有德之士都是非常谦虚的,他可以以天下让,对于名闻利养这些富贵统统看得很淡。要出来做事也是因为有这个机会,可以为天下百姓谋一点福利,他才出来。所以当文王去请求姜太公出山,他出来真的灭纣兴周任意如,他是真的有道德、有学问,上能知天,下能通地,所以很快的辅佐文王,文王有德行,得民心,天下有道他就见,他就要出山,辅佐文王灭了商纣王,建立起周家天下,这是百姓都非常的拥戴这个新的领袖。这就天下有道,这个时候就是君子进的时候,进,进思尽忠,出来就要为国家尽忠,这个尽忠是为天下人谋福利,让天下人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这是讲到孔子他说君子怎么样事上?“事上”就是事君,所以唐玄宗《注解》“上,谓君也”,这上就是君的意思,“事君章”主要讲的就是如何事奉国君,用现在我们的话来讲,可以用国家领导人所提倡的八荣八耻头面两条,“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所以事上就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那君子该怎么做?这就是尽忠,能够尽忠的人他必定是有孝悌之心。所以《论语》当中讲,“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有孝悌的心他怎么可能会犯上?会不尽忠?这是很少见的,不可能的。所以君子事君,“进思尽忠”,这个讲到“进见于君,则思尽忠节”,这是玄宗的注解。这个忠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忠就是敬的意思,恭敬的敬,“尽忠”也就是能够恭敬到极点,尽心尽力来服务于祖国人民,这叫尽忠。因为有这样的缘分,有这种机会,我们这个心就要去表现成行为,尽就是你有这个机会可以来服务。譬如说你做的这个官职,做了这个官职就要好好的认真的工作,替百姓办事。所以君子常常所思所想的就是这桩事情,尽忠。在《字诂》,这是古代的另一篇分析文字的这本书里边讲,“忠,直也”,忠也是正直的意思,你看心上面一个中,中中正正的中,心摆到正中,这个人就正直。所以要有正直之心,不能够有偏私,不可以把私利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要把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中正。

  所以“进见于君”这个见也有现的意思,古代见和现都是相通的。就是由国君任命,我有这个机会当个一官半职,为国君效力,“则思尽忠节”。这个节也是当操字讲,操行、节操。所以君子坐在这把交椅上,他就想到的是如何尽职。他的操行是正直的,他的心是忠诚的,乃至有必要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可以舍身受命,即使是自己身负于粉身碎骨也毫不遗憾,为国家可以自己做出一切的牺牲。这个忠刚才讲的还有正直的意思,这种尽忠不是盲目的,不是说愚忠,愚是他有为国的心,但是他没有智慧,心也不够正直。正直需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完全只是顺著自己的国君、自己领导的意思,这也不叫忠。譬如说像《孝经》当中“谏诤章”特别说到这个问题,说“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儿女对于父母的号令盲目的遵从是不是尽孝?不是。同样道理,臣子对国君的这个号令,如果这个号令不英明,盲目的去遵从,也不属于尽忠。

  就像唐玄宗他有一个臣子,这个臣子叫颜真卿,颜真卿他在过去曾经被唐玄宗贬过官,但是颜真卿是一位非常忠诚的臣子。他的家庭有一篇家训叫《颜氏家训》,这也是非常有名的,成为后人教育子女立身处世的一部著名的教材。颜真卿他的父亲很早过世,颜真卿他对母亲就格外的孝顺。我们也知道他的书法特别好,书法里面专门有一种楷书叫颜体,那种风格是非常的圆润厚重,这是他在书法上的贡献。而颜真卿更了不起的是他那种忠正的品格。当时他在做官的时候,因为很多官吏不清廉,就造成很多冤狱。当颜真卿在五原这个地方做官的时候,当地持续的干旱,很久都不下雨,那是因为前面的官吏不清廉,所以他到任以后就立即审理很多的冤案,为很多无辜的人平反,结果就感得上天降下甘霖,这是感应。所以当时人都称颜真卿叫做“御史雨”,这忠正之心可以感格天地。唐玄宗当时是皇帝,我们现在学的《孝经》就是唐玄宗他注解的,我们以他的注解为依据。唐玄宗早年还是挺好的一个皇帝,因为他在圣贤的文化里面下了不少的功夫,可是到了后来就不行了,到了晚年宠爱杨贵妃。所以人真的一骄奢淫逸就完了,他自己注解《孝经》,他注解“在上不骄”,可是他自己都骄,骄奢淫逸,在上一骄为下就乱了。当时就有安禄山谋反,安禄山是边疆的一个胡人,他在边疆慢慢的集中他的兵权。因为唐玄宗当时疏忽国政,而且听信谗言,很多事情看不清楚,所以不能够明察,结果就把兵权交给安禄山,随著安禄山的势力日益壮大,他就有谋反意图。而颜真卿当时是做平原县的太守,他看出安禄山有叛变的迹象,所以颜真卿当时也暗地里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囤积粮食,防止他兵变。结果后来不出所料,安禄山真的起兵谋反,战火一下子就烧遍中原,在河北好几个郡都被沦陷,但只有城墙很坚固的平原县,颜真卿领导这些军民顽强的抵抗,守护得很成功。当时唐玄宗因为兵败,自己很痛心,在河北的各郡,除了颜真卿兄弟他们两个人把守的地方没有失守,其他地方都失守,唐玄宗非常的痛心,他叹息到,河北二十四个郡,只有颜真卿是个忠臣。他自己很后悔当时听信杨国忠的谗言,把他贬官,自己很叹息,说朕没有眼力,不知道这是一位忠心耿耿的义士。结果安禄山之乱以后,安禄山举兵,就把唐玄宗赶出京城。安禄山因为他自己是谋反叛乱,所以古人讲“多行不义必自毙”,当他攻进京城以后,刚刚开始做他称帝的梦,结果就被他自己的儿子杀害,所以自己是叛臣,家里就出逆子。结果这个安禄山之乱很快就被平息。

  当时又有一个节度史李希烈也造反,因为颜真卿他曾经得罪过一位权臣,所以就被派去执行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那就是只身到李希烈节度史那里去劝降,希望他能够回头。但是要知道,劝降,除非他是能够听劝告归降,如果不归降,往往劝降的人肯定被杀害。当时颜真卿已经七十多岁,真是临危受命,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毅然接受任务,没有考虑自己的生命危险。到了叛军军营里面颜真卿是镇定自若,虽然当时李希烈手下的人对他谩骂、恐吓,但是颜真卿气宇轩昂,毫无惧色,这种勇敢、这种镇定的气度,使到李希烈对他也产生敬畏之心。当时还有人劝李希烈,说颜真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唐朝的太师,你现在想要自立为王,不如让太师归顺我们。颜真卿听到这番话以后就威怒不已,呵斥那些人,呵斥他们不知廉耻。结果李希烈听到颜真卿的一番义正辞严的讲话,反而生起了惭愧,向颜真卿谢罪。后来李希烈就以死来相威胁,劝颜真卿归降,说你要是不归降,我就让你只有一死。颜真卿已经事先写好遗书,把遗书拿出来给他们看,已经做好必死的准备,所以他自己毫无畏惧,而且绝不归降,最后这些叛贼就痛下毒手杀害了他。颜真卿在生命最后一刻都在大骂他们是逆贼。他已经七十七岁,英勇就义。当这个噩耗传到朝廷的时候,当时已经是德宗皇帝在位,德宗悔恨交加,非常的伤心,五天都没办法上朝,所有的将士都痛哭流涕,深切的悼念这位壮烈成仁的大唐忠臣,后来被封为“颜鲁公”的颜真卿。所以古人讲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做为一个君子,他的身上担负的是仁,以仁做为己任,真正为了仁,仁爱的仁,可以杀身成仁,自己可以英勇就义而成就这个仁,死而后已。所以颜氏的家族他们是以忠孝传家,留下的《颜氏家训》真的成为后人一千年来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最好的家规,这是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这是假如不在位,没有这个机会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事情,自己就要常常思虑补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唐玄宗《注解》当中讲到,“君有过失,则思补益”。就好像刚才讲的,颜真卿虽然被唐玄宗贬官,唐玄宗因为听了谗言,把这位忠臣贬官,忠臣心里会不会想皇帝这样的无道,我们就不管他,甚至是要帮助那些叛贼来推翻这个无道昏君,有没有这样想?没有。君有过失的时候,我们回到家里,“退思补过”的退也是回到家里的意思,就要思虑自己好好的改过自新,而为自己的国君有机会的时候进谏,让他也能够改正过失,因为他改正过失他才能够利益百姓,如果他有过不改,那么百姓因此而遭殃。所以君子他在家里所想到的都是自己修身慎行的事情,也想到国家有哪一些过错的事情,帮助国家修正。如果有过失,心里就不安,这个过失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国君的,心里都不安,都要想著如何来改正、来补益,绝对不会起抗逆、悖逆的心,这就是孝心、这就是忠心。

  “将顺其美”,这经文里面讲的,“将,行也”,将的意思就是行,所以这句话是行顺其美的意思,就是国君如果有好的方面,有优点,我们做臣子的很高兴,要顺而行之。所以玄宗他注解,“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当君有过失,就要想著如何帮助他改正,当君有美善、有优点,要顺著他,让他把优点继续保持发扬,有美善的政策我们一定要帮助努力落实。譬如说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这是美善的政策,我们下面的从上到下的这些官员、百姓,都顺而行之,乃至像我自己,没有在朝廷做官,没有任何的官职、工作,而是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工作的,这是也是属于义务工作,我们怎么样顺而行之?我们就在自己的这个本分的岗位上大力的宣扬传统文化,推动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能够启发一部分人的良善的心,就能够对和谐社会做一点点贡献,这就是顺而行之。

  “匡救其恶”,“匡”是正也,“救”止也,匡救就是正和止的意思,也就是说“君有过恶,则正而止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国君也不例外,他有过恶,过是过失,恶这是恶的行为。过和恶怎么来分?《弟子规》上讲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看有心还是无心犯的这些过失。如果是不小心、不在意的情况下,可能是习性使然犯的这些过错,那就叫做错误。如果是他有心犯了错误,蓄意策划的,而且经人劝告不肯改的,这就是有心非,有心做的错事那就叫恶。所以过和恶是这么分的。做臣子的正而止之,正就是扶正他,他走偏了要帮助他走回到正道上来,止是止他的过恶,他有过恶我们要帮助他停止犯错误,哪怕是可能我们忠言相谏的时候,会导致国君的愤怒,可能会治我们的罪,甚至会杀头,我们也要去劝谏,不忍心看到国君继续的犯这些过恶,使到人民因此而受苦,这种忠心跟孝心是一样的。《弟子规》上也讲到的,你看“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我们就要劝谏,劝谏的时候要注意形式,“怡吾色,柔无声”,用善巧方便,用轻柔的方式,让听劝谏的人能够接受。“谏不入,悦复谏”,如果劝谏他不听,等他高兴的时候继续劝。“号泣随,挞无怨”,他实在不肯听,自己痛哭流涕,这是真心至诚,希望用这个诚心感化他,哪怕是他对我惩罚,挞无怨,他治我的罪,甚至杀我的头,我也没有怨恨,这是孝。对父母能尽孝,他对于国君就能尽忠,能够这样做这就是君臣之间有义。

  “故上下能相亲也”,“上下”是指君臣,君臣之义就好像父母跟儿女那样,心中没有隔阂。《书经》上讲的,“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就是在上位的人他是明白人,知道你是个忠臣,哪怕是你讲的话是忠言逆耳,但是他知道,他明白,知道你的苦心,他能理解,他能接受。“为下克忠”,在下位的人一片忠心,忠心耿耿的来服务领导,这样上下之间就好像父子一样。所以君臣跟父子实际上虽然他没有血缘关系,君臣之间的义他没有像父子之间有血缘关系,可是那一颗孝心、忠心是一样的。唐玄宗《注解》中说,“下以忠事上,上以义接下。君臣同德,故能相亲”。在下位的以忠诚来事奉长上,长上用义来对待下级,上下级之间忠义相待。“君臣同德”,这个德就是随顺著道的叫德,能够随顺自性的就叫德,随顺本善的就叫德。君臣之间他的忠义实际上跟父母、跟儿女之间的慈孝是同样的,都是一个爱心、同一个本善,只是这颗爱心、这个本善表现在不同关系上,表现在父子之间那就是慈孝,表现在君臣之间就是忠义,“故能相亲”,相亲就是爱心在彰显,所以君臣之间情同父子。

  在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例子,“下以忠事上”这个例子,这是在汉朝有一位叫李善的人,所谓“李善乳主”这个典故。李善他是李家的一个当家,这是一位男子,忠厚老实,忠心耿耿的侍奉主人,结果有一年李家不幸全家染上瘟疫,大人都接二连三的去世,只留下一个不到十天,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以及万贯的家财,李家是个富贵家。结果李家的家丁、家人看见李家大人全部去世,正好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就把李家的金银财宝都抢夺一空,甚至还想把李家唯一的婴儿,这个香火把他杀掉灭口。李善他是非常的忠心,想到自己主人对自己那种爱护,那种厚义,觉得一定要帮助李家留一个后代,为了避免危险,所以就抱著这个婴儿就偷偷的离开李家。他出去逃生就逃到深山当中,过著一种隐居的生活,自己采一些野果子来吃,饥一顿饱一顿,带著这个婴儿,这个婴儿还要吃奶,自己是个男人,从哪里找奶给他吃?结果他就跪在地上痛哭,仰天长叹,说难道天真的要绝李家的后代吗?结果后来自己灵机一动,竟然用自己的乳头来送到婴儿的嘴里,没想到惊奇的发现乳汁竟然能够流出来,就这样他把这个娇弱的小生命,用自己的乳汁来养活他,慢慢的这个孩子竟然能够存活下来,结果后来慢慢的长大。他们在山里生活了十年,过著这种隐居的生活,自己耕种自己采集,另外照顾孩子、煮饭、洗衣服,又当爹又当娘,把这个孩子培养长大。这个孩子也在李善的抚育之下,教导之下,也禀承了他的厚道善良的品格。李善他对自己的小主人,知道这是李家唯一的命脉,对这小主人既教导他又恭敬他,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能够重振李家门风的人。结果当这个孩子到十岁,李善就决心为李家恢复家业,于是他就领著这个小孩到官府击鼓申冤,讨一个公道。当时县令听到李善这种忠义的节操,深深的感动,就为李家平反冤情,收回财产,把当时谋害李家的这些佣人全部都惩治。这个县令也非常的感佩李善的忠义,就把李善的这种事迹呈报皇帝,当时是光武帝在位,光武帝听到以后也非常的感动,于是就聘请李善担任太子舍人这种要职。太子舍人是什么?就是教导太子的老师。因为古来的皇帝他最希望的就是自己有后,能够继承家业、社稷,所以对太子的培养非常非常的注重,一定是请最有德行、最有学问的人来做太子的老师,太子能够有圣贤的德行他才能够使天下太平。

  当时李善他也做过太守,皇帝也非常器重他,他原来是李家的一个仆人,现在也荣耀了,因为他自己的厚德,感应得到这种福分。他做太守的时候,就有一次他在上路经过,就是上任的时候,经过李家的这个地方,他就去看李家自己主人的坟墓,当时他在坟墓旁边也是百感交集。他自己卸下官服,换上粗布的衣裳,就走到这个墓园为坟墓来除草清理,自己也是非常的悲痛,放声大哭。他跪在自己主人的灵位前,非常伤感的说:老爷,夫人,我是李善,我今天来探望你们,来祭拜你们,你们今天有后了,希望你们在天之灵得到安慰。这就是夫子在本经当中说的,“上下能相亲”,做主人的跟做臣子的真的是情同父子。所以孔子说过一句话,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下位的人能够得到上位的以礼相待,他能够感念自己主人的那种厚爱,所以真在危难的关头他也能够挺身而出,他能够尽忠,他不会做不义的事情。本章经文最后也是引用《诗经》作为本章的一个总结,这里说的:

  【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这段诗是出自于“小雅”,《诗经》里有“小雅”和“大雅”,他是用“小雅”这句诗文来总结事君之道,做为臣子的怎么样事君,怎么样服务于祖国,热爱于人民,忠诚于领导。这里讲了,“心乎爱矣”,心真的爱领导、爱祖国、爱人民、爱自己的事业,这是爱心,这个爱心跟对自己父母的爱心是一样的。所以圣人教人,千言万语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爱心显发出来,从孝这里下手把爱心显发出来,能够爱敬父母,对于自己的领导他也有这样同样的爱心,这就是忠。所以心是真正爱领导,忠诚于领导。‘遐不谓矣’,“遐”是远的意思,即使在很远的地方,没有在领导身边,没有机会跟领导说明自己心中的对领导的忠诚,“谓”就是说,但是“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自己心里藏著是忠诚,有哪一天忘怀?“何日忘之”,这个之就是心中的爱,这种是仁爱、忠诚。唐玄宗《注解》这里说,“遐,远也”,这个遐就是远的意思,在很远的地方,都没有办法亲自报告我对你的忠诚。这是“义取臣心爱君,虽离左右,不谓为远”,这个意思是讲,做臣子的心里爱著自己的君王,我们现在说爱祖国、爱人民。“虽离左右”,就是虽然不在身边,譬如说一个在海外留学的游子,心里想著祖国,或者是在外国工作的一个官员,像一个大使,他内心里想的是自己的国家,一个企业里面员工出差,他能够常常想著领导。“虽离左右,不谓为远”,他不能够对领导诉说,说老实话也不用诉说,真正有忠心的,他自然在行动上就有这样的表现,不必用口头来说,心心相印。下面说,“爱君之志,恒藏心中,无日暂忘也”,爱君用我们现在话来讲,爱国、爱民、爱领导,这种志向永恒的藏在心里面,这心里没有一刻会暂忘,这心中完全是忠诚、完全是孝悌,这个是爱心、本善显露。这种人能够尽他一生保持他的孝悌忠诚而不变,他也就成就圣贤的品格。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