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孝顺女婿十七年如一日 撑起一个家】
提起陈仕东,郫县棋田村的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女婿比亲生儿女都好”。他17年如一日,照顾身患残疾的妻子和岳父,病重的岳母。即使自己患上了疾病,也依然坚持承担一家人的重担。对于自己的选择,陈仕东说:“我无怨无悔。”
起早贪黑 照顾病重岳母
1997年,28岁的陈仕东只身一人从四川省乐山市来到郫县安德棋田村,与村里的杨学芳结了婚。“当时妻子家中的负担很重,妻子和岳父都是残疾,没有劳动能力。”据陈仕东回忆,岳母病重,妻子杨学芳的前夫意外死亡后,家中还有个5岁的小女儿,可以说是家徒四壁。
“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承担养家的责任。”陈仕东并没有就此退缩,他平时靠种地谋生,其余时间就照顾家人,经常忙到半夜。“他的眼里布满了红血丝。”妻子杨学芳说,天不亮丈夫就出门忙活路,一忙完就赶回家照顾一家老小,一天只能安心睡上三四个小时。
由于岳母病情重,长期卧病在床导致血流不畅,陈仕东便自学了一套按摩手法给岳母按摩。“我妈妈想吃什么,刚一说出口,他立马跑去办。”据妻子杨学芳回忆,天冷时,他会在晚上睡觉前给妈妈插好电热毯。他怕妈妈半夜太热,会半夜起床拔掉电源。就是这样,陈仕东日复一日地照顾家人。甚至岳母的衣服破了,他还会拿起针线给她缝补。
“我是残疾人帮不到他啥子忙,家里家外都是他一个人。其实陈仕东身体也不好,长期高压劳作得了颈椎病,可这十几年来,他却从无半句怨言。”妻子杨学芳感慨地说。
勤勤恳恳 生活开始好转
在陈仕东的照料下,岳母的病好转了一些时日,但是还是抵不过病魔,不久后便撒手人寰。“岳母过世了,我们都很难过,但日子毕竟还是要过。”陈仕东说,从那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去生活,维持这个家。
2002年7月一天的半夜,岳父肚子痛得厉害,陈仕东听到岳父呼叫后,背着岳父连夜赶路来到医院,到医院时,他的背早已湿透了,豆大的汗珠连着往下掉。好在,岳父身体没有厌恶治疗,很快康复了。“这是您的亲儿子吧!”刚来村里面的人问岳父。“不是,但是他比亲儿子还亲!”岳父夸赞女婿道。
在陈仕东的辛勤劳动下,家里虽然拮据,但一家人都和和睦睦,日子也能过得走。2013年年初,陈仕东和妻子在村口处开了家小吃摊,虽然利润微薄,但村民们都积极来照顾二人的生意。“平时大家都很照顾我们家人,开小吃摊不为挣好多,有点利润就行了,也给大家提供方便。”陈仕东说,妻子虽然残疾,她也想为自己减轻负担,所以夫妻二人商量了下,从亲朋好友那里借了些钱,开了这家铺子。而现在,女儿大学毕业开始自力更生地生活,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很快就找到一份工作,一家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对老年人一定要孝顺,这也是给子女做榜样。”陈仕东说,他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