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关注空巢老人需要制度给力
关注空巢老人需要制度给力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9-30 11:02:31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在合肥安农大宿舍小区里,一些空巢老人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自家的窗帘,因为这是他们与赵秀菊的约定。

 

  【图语:关注空巢老人需要制度给力】

  在合肥安农大宿舍小区里,一些空巢老人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自家的窗帘,因为这是他们与赵秀菊的约定。 56岁的赵秀菊是一名公司退休员工,现在是社区的一名志愿者,7年来她和老人以窗帘为“暗号”,如果老人关闭自家窗帘,表示需紧急救助,她就会第一时间敲开老人的家门。邻居们都称她为“闲人赵大姐”。(1月4日 中国文明网)

  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在这样的时代。如何关注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似乎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志愿者队伍的强大似乎就是一个现实可能。但是,对于关爱空巢老人的制度来说,只有制度的给力才能产生长效机制,只有制度给力,才能给空巢老人带来一种现实的关注、关心和关爱,让空巢老人的冬天感受到温暖如春。所以说,只有制度给力,才能换取关爱空巢老人的明天。但是,到底应该如何发挥制度的优势却又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对于制度建设来说,关注空巢老人的话题需要长期维系,而并非局限于一时。

  一方面,制度给力需要在整个社会形成关心和关注空巢老人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设计一种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对于关注和关爱空巢老人来说,需要一种制度的设计,因为每个人都将会老去。这就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给力,需要覆盖大部分的老人群体,一旦成为空巢老人需要有制度的支撑来维系。而这样的大环境的形成更是需要整个制度有着渐进优势可言,即对于形成制度来说,必须有着一种渐进的要求,切忌出现一蹴而就的反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一种制度上关心和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大环境。

  另外一方面,制度给力需要动员整个社会的有生力量。对于关爱空巢老人来说,志愿者的队伍责无旁贷,更是因为志愿者队伍的存在才在整个社会引发一种涟漪效应,从而引导整个社会形成一股慈善的暖流。当然,志愿队伍的强大与发展,也必须走在制度化的轨道中。只有这样,在关心和关爱老人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真正看到制度化的优势。尤其是各种财务账目的清晰,以及制度化建设的条理化。由此不难看出,空巢老人的冬天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不会感受到寒冷,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制度化的建设进程。

  老人曾经辉煌过,也曾经年轻过。他们的过去岁月需要有人记录,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是需要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基础上,关爱空巢老人必须有着一种制度化和常态化的观念。即对于空巢老人的关爱不能走形式,更不能是一种走马观花的过程,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出现一种柳暗花明的效果。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