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艾克英为公公喂水】
在子洲县,有这样一位好儿媳,她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她是孝媳、贤妻、良母,在外,她敬业奉献、尊老爱幼、关心同事,她就是子洲县退休干部艾克英。
1、勤劳筑就幸福家
1954年10月,艾克英出生于子洲县马蹄沟镇一个盐业工人家庭。从小在家庭的熏陶和母亲的教育下,她勤劳、好学、上进,懂得文明礼貌、尊老爱幼,是邻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1978年,已为人妻的她懂得要成为一位好儿媳,就要勤劳持家,让父母亲安享晚年,让兄弟姐妹和谐相处,让丈夫放心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由于工作关系,他和丈夫都被分配到咸阳工作,那时通讯不发达,她和爱人定期给公婆写信,给老人报平安,同时也能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
想着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如原来硬朗,1989年,她和爱人毅然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一起回到子洲,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回到公婆身边后,艾克英主动接过婆婆的班,承担起家务重任,让老人安享晚年。为了让一家人吃得健康,她经常学习各种饭菜的做法,变着法地调剂伙食,尽量做到品种多样,营养搭配合理,色香味俱全。尤其是春节放假,一家子十几口人,吃的、喝的、住的都要她一手操办,忙得不亦乐乎。婆婆心疼地说:“你歇一会儿,让弟妹们去干,不要累坏了。”艾克英总是说:“人常说老嫂顶母,我是替您老人家操心啊!只要弟妹们住得舒适,我累点也应该。”
2、巧当“红娘”传佳话
这样的幸福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1995年夏天,婆婆因患急性阑尾炎住院,艾克英和丈夫守在婆婆床前。为让婆婆吃得好一点,她到亲戚家亲自为婆婆做她爱吃的饭菜,然后端到医院一口口喂给婆婆吃。担忧婆婆躺在病床上无聊,她一边为婆婆擦洗身子,一边和婆婆拉家长、说开心事,让婆婆缓解疼痛,早点康复。同室病友羡慕地对婆婆说:“你有这么孝顺的女儿,真有福啊!”婆婆自豪地说:“她是我儿媳妇啊。”病友赞叹不已。然而事情并没有像艾克英预期的那样,婆婆的病情越来越重。尽管艾克英夫妇精心护理40余天,但终无力回天。婆婆病危弥留之际,拉着艾克英的手说:“你是个好娃娃,妈能有你这样的好儿媳,此生再无遗憾。”说完老人安详地走了……
送走婆婆后,艾克英对公公更是孝顺有加。她上班之前,经常上门请来和公公一起工作过的退休老同志到家里陪老人聊天、喝茶、打麻将,遇到节假日,她和爱人推掉应酬在家陪公公,让老人能早日走出悲痛,安享晚年。尽管这样,细心的艾克英发现,公公一个人经常会静静地坐着发呆,没有了往日的幽默。她明白,公公心里是孤独寂寞,婆婆的去世让他无法再像原来一样过得幸福充实。儿女再好,也没有一个老伴重要。她更懂得,老人虽然需要物质享受,但更需要精神享受,儿女不仅要在物质上孝敬,更要在精神上赡养。婆婆去世两年后,她和爱人商量,征得弟妹同意,开始给公公找老伴,安排相亲。但公公坚决反对,说自己过得很好。“我有这么一大家子的亲人,还有这么孝顺的好儿媳,都快70岁了还找老伴让人笑话,别人还以为儿女不孝。”公公难为地说。
倔强的公公听不进自己的话,艾克英又动员弟、妹轮番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并请来公公的老同事、老朋友劝说。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最后,公公终于答应了。1997年,艾克英亲自把新婆婆迎回了家。新婆婆进家后,看着他们相处和睦,公公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艾克英的心也放了下来。每个周末,她都会买上蔬菜和食品,在公公家做上一大桌子饭菜,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遇到什么事情,她都会征求公公的意见,让公公感到十分欣慰。继母高兴地到处夸耀:“克英真是好媳妇,如同己出。”儿媳妇给公公当“红娘”也在子洲县城传为佳话。
3、孝老爱亲树榜样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对于艾克英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丈夫患上了陈旧性脑梗,自己也因长期的操劳,又没有及时医治,导致右侧股骨头坏死,她常常半夜痛得无法入睡,严重时要双手拄着拐杖才能慢慢移步。随着年龄的增大,已83岁高龄的公公也患上了脑萎缩、脑梗、冠心病等老年疾病,继而卧床不起,生活也无法自理。老人身边需要有人照顾,于是她把公公接到家里,承担起了老人的护理责任。丈夫不忍心看她如此操劳,建议让弟妹轮流伺候父亲,却被她一口拒绝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弟、妹年富力强,是单位骨干,我们克服一下,不要耽误他们的工作。”由于公公大小便失禁,经常会撒在床上,每次她都耐心地为老人清理粪便,擦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裤、床单被套。由于儿媳妇照顾公公有许多不便,她第一次为公公接尿端屎擦洗身体时,公公执意推辞,死活不同意。看到老人这样,她安慰说:“儿女照顾您,是天经地义的事,您不要有啥顾虑。”看到儿媳坚定的眼神,公公终于打消了顾虑。公公逢人便夸:“克英是好儿媳妇,不嫌脏,给我接大小便,真是难为她了。”可艾克英说:“人都有老的时候,动物还知道反哺,羔羊跪乳,何况人呢!”
害怕公公整天躺在床上寂寞,每天收拾完房子,她都会给公公讲一些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在公公过生日时,她根据公公一辈子的工作历程,编成他最爱听的陕北秧歌调子,在公公床前说唱,“爸爸做官人公正,告老还乡民欢迎,儿女个个都成名,安居乐业享太平。”让瘫痪在床的公公感动得老泪纵横。她还让儿孙坐在公公床前,听公公讲述他年轻时的工作故事,让老人觉得自己没有被嫌弃。为防止公公卧床太久感染褥疮,她坚持每天为老人擦洗翻身,勤换衣服,床单被褥更是勤换勤晒。她给老人拆洗了多少次被褥,换了多少次床单,自己数也数不过来。熟知她的人都会从心底发出“不容易”的感叹,这简短的三个字,包含着她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操,也道出了她40余年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