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山西是孝文化发祥地
山西是孝文化发祥地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00:22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为展示孝道文化的研究成果,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本报与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咱爸咱妈”孝亲微信公众平台联合开设“孝文化研究在山西”专栏,意在为弘孝扬...

 

  【图语:孝】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孔子倡言孝悌,到西汉朝廷选官以孝廉作为人格与政治标准,到今天快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几千年华夏文明孕育了关于孝道的深厚理念与感人事迹,构成民族教养的一部分。而山西是中华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代孝子辈出,有关孝行的文物古迹颇多。“二十四孝”中舜帝孝感动天、董永卖身葬父、汉文帝亲尝汤药等均发生在山西。在新的历史时期,肯定孝、提倡孝、弘扬孝,对孝道的历史文化、现状问题进行发掘、调查或研究,对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文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展示孝道文化的研究成果,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本报与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咱爸咱妈”孝亲微信公众平台联合开设 “孝文化研究在山西”专栏,意在为弘孝扬善、传播正能量贡献绵薄之力。

  早在18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山西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了。“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山西。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螺祖养蚕于夏县,亦在山西。山西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还是中华孝文化的发祥地。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和核心。“孝”本乎人之血缘亲情,

  它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安身立命之根本。人若不能“孝敬父母”,必不能忠于国家、友于兄弟、睦于宗族、笃于乡里。可以说,忠于国家、友于兄弟、睦于宗族、笃于乡里,均由“孝敬父母”推演而来。

  山西是中华孝文化的发祥地,是以史实为依据的。

  首先,山西是上古时期妫姓的起源地,而妫姓开宗立姓之始祖虞舜,乃是我国历史上被尊为“二十四孝”的首位孝子;山西这块热土就是虞舜这位孝子生息繁衍、建功立业的圣地。

  据《史记》记载,舜在当天子以前,尧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让他居住在妫水旁,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是为妫姓。《水经注》曰:“历山,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妫水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老城南,即今永济西北。山西永济就是妫姓的起源地,而妫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被尊为最古老的姓氏。《史记》记载,舜名重华,因做过虞部落的酋长,故习称虞舜。虞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说是帝颛顼的后裔,但已五世为庶人,属于社会下层。虞舜的遭遇又十分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去世很早。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虞舜生活在“父顽、母囂、象傲”的家庭里,父亲心眼不好,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他们经常联合起来加害于虞舜。

  但虞舜对父母仍不失孝子之道,对弟弟仍不失兄长之谊。多年如一日,从不懈怠。虞舜在家人加害于他的时候,总是巧妙脱逃,随后便又回到他们身边。虞舜以如此非凡的品德善待家人,名声大振。虞舜在家中身处逆境,但还要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支撑家务。虞舜在历山耕耘,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造陶器,在寿丘制作家用器物,还要到负夏做生意。他为了养家糊口,四处奔波。

  相传,虞舜在30岁的时候,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承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虞舜。尧遂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虞舜,以便对他的品德和能力进行进一步的考察。虞舜不但能与二女和睦相处,而且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人格魅力。虞舜在历山耕耘,历山之人皆让畔;虞舜在雷泽打鱼,雷泽之人皆让居。他在哪里劳作,哪里便兴起礼让之风。他到黄河之滨制作陶器,在那里制作陶器的人们都跟着他认真操作,精益求精,从而杜绝了粗制滥造。尧得知这些情况后,非常高兴,于是便赏赐了虞舜许多礼品,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虞舜得到这些赏赐后,他的父亲瞽叟和弟弟象都急红了眼,于是便想害死虞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借虞舜修补仓房屋顶之机,便在下面纵火烧仓房。虞舜用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才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虞舜挖井,井已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企图将虞舜活埋在里边。多亏虞舜早有防备,已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才从通道逃出。对于这些加害于他的阴谋诡计,虞舜都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后来,尧让虞舜参与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虞舜又经受了各种磨练。虞舜任职期间,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还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尧没有起用的“八元”、“八恺”,虞舜把他们全部起用了。(高辛氏后裔有才子八人,谓之 “八元”;高阳氏后裔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虞舜任命“八元”管土地,任命“八恺”管教化,又让契管民人,伯益管山川林泽,伯夷主管祭祀,皋陶作刑,等等。又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之地。这些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充分显示了虞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华。经过多方面的考验,虞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于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终于让位给虞舜。

  虞舜登上皇位后,定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境内),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史称他在位期间,选贤任能,远离小人,制礼作乐,德及四方,是少有的太平盛世。所以后人用“舜日尧年”来形容太平盛世。

  由此可见,早在上古时期,妫姓开宗立姓之始祖虞舜,就是一位孝敬父母、忠于国家、友于兄弟、睦于宗族、笃于乡里的杰出代表,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被尊为孝文化的榜样和始祖。

  其次,早在黄帝时期起源于山西的张氏,是以孝友传家名垂青史的古老姓氏;但在张氏孝文化发展史上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孝友代表名叫张仲,而张仲也生活在山西这块热土上。

  关于张姓起源,流行较广的是始祖挥公说。唐代林宝撰《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少昊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因姓张氏。”宋代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谱牒学家。他和苏询创立的编写族谱的体例,被尊为“欧苏体例”,广为后世修谱所效法。挥公为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说,自宋代起伴随私修族谱的兴起和盛行,广泛流传开来。根据考古资料,最早的石箭镞是在山西朔州峙峪遗址中发现的。约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黄帝时代已普遍出现了石箭镞,因此,挥公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弓矢,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挥公为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说,是可信的。

  挥公的封地在何处?明代张氏统宗世谱和地方志记载,挥公的封地在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明嘉靖年间张宪、张阳辉主修的《张氏统宗世谱·本源纪》载:“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昧,为玄冥师。昧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挑,障大泽,以处太原,帝嘉之。封诸汾川,掌水旱厉疫之职,即山川之神也。世飨其祀,今太原县有庙存焉。”清乾隆《清河张氏宗谱·古今世表图》载:“挥、封国尹城,在山西太原府。”清嘉庆《张氏合修家谱·宗庙》载:“始赐姓张挥公,庙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清光绪《清河张氏宗谱·张氏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载:“山西通派: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昧公居之,在今太原府太原县”。光绪《旌阳张氏通修宗谱·本源宗支》载:“尹城派始祖挥公,所居之地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有庙存焉。”明万历《太原府志》卷八载:“台骀泽,一名晋泽,太原县南十里。晋水下流,汇而为泽……其傍有昌宁公庙,即台骀神也。”清道光《太原县志》卷三载:“汾水川祠即台骀神庙,在晋泽南王郭村。节度卢钧改今名。晋封昌宁公,宋封灵感元应公,赐额曰宣济庙。有掌禹锡所撰碑记。”掌禹锡是宋英宗时工部侍郎,他撰写的《重修昌宁公庙碑记》,在雍正《太原县志》中全文保留了下来。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为河东节度使。他将汾水川祠改称台骀神庙,当是大中年间的事。可见,王郭村的台骀神庙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了。其时庙堂雄伟壮观,占地近300亩。清初遭兵灾大部分被毁,道光时重修,但规模大不如前。

  值得庆幸的是台骀神像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经实地考察,今太原市南郊区王郭村确有台骀庙即张氏之祖庙存在。王郭村西以青阳氏命名的清阳河,依然川流不息;纪念青阳氏的青阳庙遗址依然存在;青阳沟南还有张家坟,传说张孟谈墓就在这里。因此,张氏始祖挥公受封于太原尹城里,即今南郊王郭村,就成为明清两代一些主持修谱者和纂修方志者共同看法。

  张氏自始祖挥公开宗立姓之后,第一个载入史册的孝友代表就是周宣王时的张仲。据 《诗经·小雅·六月》记载:“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鳘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吉甫”,就是指西周宣王时的卿士尹吉甫。尹吉甫,原本姓兮,名甲,字吉甫,亦称兮伯吉甫(甲父)。后因食封于尹(山西隰县东北),遂为尹姓。宣王即位的第五年,即公元前822年,派尹吉甫讨伐猃狁(即秦汉时的匈奴)。尹吉甫讨伐猃狁时,一开头连吃败仗。随后,尹吉甫便率军退至中都邑(即山西平遥),修筑城台(史称“尹吉甫点将台”),加强防备;训练军队,提高战斗力。其后,以中都邑为大本营,对猃狁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终于大败猃狁。周宣王十分高兴,给尹吉甫记了大功。尹吉甫从周都镐京(陕西咸阳)回到驻地中都邑(山西平遥)后,特设家晏,招待好友。“侯谁在矣,张仲孝友。”说明张仲乃是尹吉甫在中都邑(平遥)的一位好友。尹吉甫自从讨伐猃狁获胜以后,一直驻守在中都邑,直至谢世。尹吉甫谢世后,就埋葬在这里。他的墓冢坐北朝南,至今犹存。尹吉甫的好友张仲,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扬名天下。从西周宣王时起,张氏家族便以张仲为榜样,言传身教,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并世代相传,成为家风,以至名垂青史,流传至今。

  清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载,尹吉甫“受命北伐猃狁,次师于此,增城筑台,教士讲武,以御戎寇,遂没于斯”。此即平遥县城太和门外“周卿士尹吉甫墓”之由来。关于尹吉甫增城筑台的记载,又被誉为山西古代筑城御敌的典型范例。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