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一句承诺,一生守候”彰显大孝情怀
“一句承诺,一生守候”彰显大孝情怀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8-07 10:43: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为了这一句承诺, 47年前的冬天,一位24岁的福建籍士兵蒋新东退伍后来到江西省吉安县,将自己的户口迁入永和镇,改名换姓,认牺牲战友的妈妈为母,并像亲生儿子一样侍...

【图语:孝子情怀】

  “您没了儿子,我就是您的儿子!”为了这一句承诺,47年前的冬天,一位24岁的福建籍士兵蒋新东退伍后来到江西省吉安县,将自己的户口迁入永和镇,改名换姓,认牺牲战友的妈妈为母,并像亲生儿子一样侍奉至老人故去。虽然战友母亲早已不在人世,但退伍兵却从此扎根战友家乡的土地,不曾离开,一诺大半生。2015年1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表述本身就说明了“孝”在中国社会中的价值分量很重。诚然,一个人若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他还会对别人好吗?可以说,孝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最基本的尺子。更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说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十分孝顺是应尽的道德义务,那么对他人的父母也表现出高尚的友善,这种“孝”无疑是大孝。

  蒋新东退伍后认牺牲战友的妈妈为母,并像亲生儿子一样侍奉至老人故去,这种“大孝”着实珍贵。要知道,他与牺牲的战友并非同乡,但他为了尽孝不仅将户口迁入战友家乡,更是在长达47年的漫长岁月中始终视战友母亲为自己父母。近半个世纪的付出有多大,简直超出常人想象。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应该说,蒋新东践行大孝不失为理想社会的一个现实写照,甚至可以说,在价值嬗变、物欲喧嚣的转型期中国,他的精神犹如一根蜡炬,在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区域腾地燃起,让人心灵一颤,眼前一亮。

  德不孤,必有邻。我们赞赏蒋新东的大孝情怀,也欣慰于他并不孤独。同在2015年1月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新疆建设兵团退休职工陶留碗,也以他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4年前,一位父亲去世前把天生智障的儿子丁正国托付给了邻居陶留碗——今年46岁的丁正国智力仅相当于三四岁儿童,现已年逾七旬陶留碗为信守当年与丁父的承诺,与家人担负起了照顾丁正国的责任,一照顾就是14年。如今,年迈的他又将接力棒传给了儿子。两代人仁心接力,演绎了一段跨越血缘的亲情。

    还是那句老话,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素未变,那些人类孜孜追求的美好事物未变。蒋新东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诚信、友善、大孝就是这种永不过时的道德力量。而且,越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时期,越有必要理直气壮地弘扬这些传统美德的时代意义——它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石,于个人而言,他们的事迹温暖心灵,也必将震撼、引领更多的灵魂;于社会而言,他们是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的文明高地。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