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传承孝道文化 感受幸福人生
传承孝道文化 感受幸福人生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0:57:50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看了陈相锋孝亲的事迹,深受感动。我想,这样的晴天对陈相锋来说以后会越来越多,当更多的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尝到做人的滋味,那么传承孝,发扬孝,会生生不息,代代相...

【图语:四子争孝】

  看了陈相锋孝亲的事迹,深受感动。在《二十四孝》中,后汉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冬天睡个安稳觉,“以身暖其被褥”,赢得后世赞誉。想不到,这样的孝亲故事在多年之后再我们偃师再次上演!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愈发感受到中国文字背后的高深智慧。我们看孝字的写法,上面是个“老”, 下面是个“子”,老在上,子在下,这是长幼尊卑的顺序、礼节,也可以视为以子承老,儿子背老父母,“孝”字本身就非常形象地道出了孝的真意。我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说“孝,德之本也”。可见,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做人的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以,敬老孝亲的美德是亟需我们现代人传承和发扬的。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何况人呢?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轮回,人都会苍老的,都会有年老体衰步履蹒跚的时候,回报父母曾经的付出,感恩父母一生的至爱,让他们安享一个幸福的晚年,是每一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性应有的光茫。所以,真正的孝道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多的应呈现在精神和情感的关怀上,它需要真情的付出,需要心灵的投入,需要品格的支撑,需要时光的检验。陈相锋,12年的执着和坚持,正体现了他的大爱和坚毅。他没有豪车洋房,没有优越的物质环境,但可以想见,在悉心照顾母亲的过程中,他的内心一定是安宁和温馨的,母亲对他的需要和依赖,也一定让他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人生两件事不能等:行善和尽孝。生命经不起太长的等待,孝道同样经不起太久的徘徊。因为孝心有期,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则是一种抱恨终生的遗憾,尽孝要趁早,人生永无悔。陈相锋作为一名农民,但他深谙此理,于是才有了感动天地的孝亲故事,遗憾的是,不知还有多少人还被物质名利诱惑者,追逐着虚无的财富?

  读了陈相锋的事迹,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富,什么是贵?真正的富不在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内心的知足;真正的贵也不是有达官显耀,而是能受到整个社会的敬重。而陈相锋,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也许他不了解这些,然而却丝毫不能妨碍他去这般用心的敬老孝亲,而这,我想就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影响。 《孝经》讲,“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如今,重新把孝道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进行弘扬,不能不说是我们国人的幸运,也是我们走向幸福的开始。

    “半夜醒来,我喜欢掀开门帘看看天空,如果天上有星星,我就会很高兴,因为这就表示天亮以后是晴天,我妈可以好好晒晒太阳,对她的病有好处。”陈相锋说。我想,这样的晴天对陈相锋来说以后会越来越多,当更多的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尝到做人的滋味,那么传承孝,发扬孝,会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生活的阳光还会少吗?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