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队上国学 > 抖空竹做面人 青少年感受非遗魅力
抖空竹做面人制毛猴 青少年感受非遗魅力
来源: 未来网    2024-09-30 10:43:18   责任编辑: 教育施樱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抖空竹、景泰蓝制作技艺、毛猴制作技艺、面人制作技艺……4月9日和4月10日,北京景山学校三2班同学以小队为单位,分别走进北京空竹博物馆、北京珐琅厂、北京东城区第二...

  未来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 贺卓辉)抖空竹、景泰蓝制作技艺、毛猴制作技艺、面人制作技艺……4月9日和4月10日,北京景山学校三2班同学以小队为单位,分别走进北京空竹博物馆、北京珐琅厂、北京东城区第二文化馆,近距离考察、体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同时,同学们还来到北京市曲剧团,充分了解这一独特的,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对其中包含的单弦、京韵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了初步的认识。

  空竹里的老北京娱乐和北京民俗

 

  “冲锋”小队的同学们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连元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空竹博物馆,对空竹的历史、种类特征、文化内涵、保护传承现状等方面做了调研。

  通过李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据记载,曹植曾作过一首《空竹赋》。明清两代的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北京空竹的记载。作为老北京一种重要的民俗玩具,空竹与老北京人的娱乐生活、民俗节庆有着紧密的联系。

  国家级传承人李连元先生为同学们表演抖空竹。

  李连元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单轮空竹、双轮空竹等操作技艺。随后,同学们跃跃欲试,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抖起空竹。很快,大家就掌握了这项技术性较高的传统游艺技艺,得到了抖空竹老师们的赞许。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抖空竹。

  被景泰蓝制作技艺深深折服

  “阳光”小队同学们来到了北京珐琅厂。平日里,大家在商店里看到的那些五彩斑斓的景泰蓝制品,今天终于有机会能够亲眼看到它们是如何制作、如何生产出来的。孩子们在珐琅厂于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制作车间,跟随景泰蓝的制作技艺开始了一段绚丽的文化之旅。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名“景泰蓝”。其技艺是用铜作胎,将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再施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最后制作出成品。景泰蓝技艺复杂,工序繁多,它综合了青铜工艺和珐琅工艺,继承了传统绘画和金属錾刻工艺,其造型典雅,纹样繁缛,色彩富丽,具有宫廷艺术的特点,给人以“圆润结实、金光灿烂”的艺术感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学们通过对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技艺流程的了解,现场观看其制作过程,被这一精湛的传统技艺深深折服。同时,孩子们透过这项宝贵的技艺遗产,对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有了充分的认识,体味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责编: 教育施樱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