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期,阜成门外关厢市场,远处可见箭楼。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拍摄的阜成门及护城河
阜外大街乃北京阜成门外大街之简称。从城门外护城河上的石桥至甘家口,全长约4里左右。1949年前后,阜外大街下辖阜外大街、南礼士路、北礼士路、南营房、北营房、瓜市营房、月坛东夹道、月坛西夹道、校场口和南露泽园、北露泽园。
阜外大街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我爱这里,眷恋这里,这条有数百年历史的街道,有许多往事值得回忆。一条街道的历史往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阜外大街的变迁也成为北京变迁的缩影与组成部分。
阜外大街明代逐渐兴旺
阜外大街的名称是因城门名而得。元代时,此城门叫平则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京师九门的城楼、瓮城、箭楼、闸楼(即瓮城门洞)建成,平则门改叫阜成门。是不是从此就有了阜外大街了呢?史料中并无明确的记载。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这条大街是从明代渐渐形成的。
阜成门外的寺庙大多建于明代,建了寺庙当然就要去祭拜,祭拜的人在中途要休息、吃喝、购物;从门头沟、木城涧等地出产的煤炭大多从阜成门进城,运煤炭的人、畜也需要中途休息吃喝。因而,这一带的商铺也就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了。特别是明嘉靖九年(1530年),在阜成门外兴建了月坛以后,不但皇帝要来祭祀月神和众星宿之神,有时还由武职大臣代祭。那时更是要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到清代仍是如此。于是,阜外大街也就渐渐地兴旺繁华起来。
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起,阜外大街连同月坛周边开始了大规模改建工程。扩展了月坛牌楼西侧的土路,铺上沥青成了柏油马路,为新的阜外大街,原阜外大街改叫阜外北街(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马路的南侧盖起了楼房,有了机关和商铺,上世纪50年代后期通了无轨电车,阜外地区的交通便利了许多。
上世纪60年代起,街旁的楼房增加了许多。之后,阜外医院兴建起来了,这是阜外大街的第一家大医院。公交车线路不断增加,一些古园、破庙被拆除,新的阜外大街逐渐地替代了老的阜外大街。
上世纪70年代,拆了城楼、城墙,填了护城河,修了二环路和地铁。此前,瓜市营房已经消失了。南礼士路、北礼士路、月坛东、西夹道、南露泽园、北露泽园,都有了明显的改观。
上世纪80年代起,改建工程速度加快。机关、学校、医院、金融、商厦、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上世纪90年代,建设速度更如百米冲刺。北礼士路南口西移,再次与新南礼士路隔街相对(老南礼士路和老北礼士路就是隔街相对的)。1996年前后,新阜外大街与老阜外大街之间狭长地带上的民居、商铺拆迁。整条阜外大街扩展成现在的规模,成为完全具备现代化设施的东西交通干线之一。阜外大街彻底地旧貌换新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