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兴致勃勃参观非遗博览会。资料图片
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泥塑。本报记者 郑海鸥摄
“乡土气息浓郁”的另一面是“土气”,“充分体现传统工艺”的另一面是“没创新”——在非遗产品日益走进生活之时,部分传统手工艺者的综合文化修养、设计创新能力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非遗品牌化和创新传承。
2015年10月以来,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开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手工艺者请进专业院校进行系统培训,加强理论与技术研究,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截至目前,研培计划实施已超过一年,共有57所高校参与,近1万人次参加培训。古老的非遗经过现代高等教育“淬火”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传承人群回炉高校,补上理论知识、思维创意等短板
“这个手包真有民族特色,设计造型也丝毫不逊色于国际大牌,刺绣还是国家级的非遗,真想马上买回家。”在江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展台前,几位参观者对融合了传统刺绣和现代造型的手包赞不绝口,争先恐后地向工作人员打听如何能够买到。
“我7岁开始学苗绣,上完高中,10多岁就专门从事刺绣。近些年来,与同是绣娘的姐妹闲聊时,发现大家都有着创新难、创意难的困惑。”56岁的贵州省省级非遗苗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龙通花谈道,对传统手艺人来讲,手头功夫固然是根本,理论知识、思维创意的短板却制约了更长远的发展。
绣娘们的困惑不是孤例,传承人群对非遗的理解多停留在“师徒代代相传”的老手艺上,使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和传统工艺的设计、利用水平并未在实践中获得很大程度的提升,反映在市场上,缺乏实用性、观赏性的产品难以打动消费者。
“研培计划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在学校里,课程都由业内资深专家教授,从剪纸、绘画、刺绣到服饰等的课程,让我获益颇深,尤其深刻地认识到了美学基础在刺绣创作中的实际应用。老师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地的细致讲解,也使我们这些民间绣娘开阔了艺术眼界,提高了审美能力。”龙通花指着自己刚刚开发出来的“刺绣挂件”产品说,“苗家服饰可能穿的人不会很多,那盯着服饰不放就会把苗绣的路子越走越窄。所以我在老师的启迪下设计了刺绣挂件,把民族风格图案刺绣在吊坠、手镯、耳环上,顾客们都喜欢得不得了。”
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利出生于一个陶瓷世家,她从1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瓷,30余年以来,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在清华大学进行了系统培训后,重点制作大型礼品瓷的她,理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一味将产品定位于高档的礼品瓷,就容易脱离老百姓的生活需求。‘非遗本来就源自于日常生活,就应该重新回归生活,有人接受的非遗才能活下去’,老师的这段话深深启发了我。”现在,陈利在坚守传统工艺品质的前提下,开发了一大批接地气并具有现代审美的生活类瓷器,灯具、茶具等都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