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专家学者畅聊孔子儒学与当代中国】
11月26日下午,“孔子儒学与当代中国”学术对话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儒学会馆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省社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孔子儒学与当代中国”话题。
“国家领导人为什么高调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的理解非常简单,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存光发言时说,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不是因为我们仅仅是黄皮肤的人,不仅仅是中国的公民,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拥有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其他的物质性的东西不能代替的。
中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吴光说:“习总书记有关文化系列讲话的内涵我理解就是一句话,他提出了以德兴国思想、这是一个文化人的战略思维,可以看成是治国的战略,这是总书记讲话的根本意义。”吴光认为,习总书记讲话开启了儒学复兴的新时代。在谈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吴光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复兴必须是儒家文化的复兴作为一个支撑,如果没有儒家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复兴。
在谈到富强和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肖群忠认为,可以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思考。“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对国家的振兴是必不可少的,但国家和人民的和谐发展肯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都要有。从个人角度来说,人是肉体和精神的二重存在,儒家的思想就是以利养体,以义养心。”肖群忠说,进行道德建设,就是为了实现中国的富强和文明。
目前弘扬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徐洪兴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应该让儒家的四书五经进中学、小学的教材。“这个是国民教育最重要的,这才是立竿见影的。”
此次学术对话中,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翔海对山东在儒学未来发展当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期待。“未来山东应该把乡村,像梁漱溟先生说的,建成一个儒家大学校,我希望把它做成全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