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志愿者拉绳阻止闯红灯】
【中国少年国学院】(陈笠翁)近日,合肥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在金寨路与繁华大道、马鞍山路等路口,交通志愿服务者拉起了绳子,劝阻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
据悉,为了制止行人和非机动车乱穿马路,志愿者每天有6个小时在路口“拉绳子”,分别是早上7点到9点、中午11点到1点、下午4点到6点。志愿者李大姐说,志愿者上岗前还要接受交警“培训”,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识,以及劝导行人、非机动车的语言。
合肥交警部门透露,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的问题,一直是治理的难点。交警部门一直在尝试不同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希望这一次尝试,能得到市民的支持和理解。目前在包河区、经开区一些路口已经开展了志愿者拉绳子的方式,本周末之前,在合肥的重点路口将陆续开展。也提醒广大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笠翁点评】我国作为一个礼仪大国,对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的遵守在时下居然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这在拷问着社会。圣贤教导我们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要求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辨行为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以一定的礼仪规范、社会习俗为基础,使社会各层次按一定的方式构成一个整体,呈现出良好的秩序性。
礼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祭祀天地、祖先的礼仪活动,是祭祀活动的规则、程序。《说文解字》中说:“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由于礼是由祭祀演化而来,因此人们对礼的态度应该是敬畏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由一种宗教仪式规则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礼规定现实的社会秩序和强化人心对秩序的认同。同时,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礼的教化作用,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道德标准,通过让人们知礼、守礼而实现“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