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弘扬国学传播经典 深圳母女共逐国学梦
弘扬国学传播经典 深圳母女共逐国学梦
来源: 深圳特区报    2024-09-30 10:37:54   责任编辑: 未网小学白国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她,是母亲,矢志不渝致力于国学教育。2013年编写出版的《论语分主题读本》,被列为田东中学校本教材,也是其他省市十几家学校的选用教材。

 

杨玉英母女。

  ■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李丽

  她,是女儿,7岁始读《论语》,2011年17岁时完成《不读论语枉少年》,另类幽默的笔触让人刮目相看;

  她,是母亲,矢志不渝致力于国学教育。2013年编写出版的《论语分主题读本》,被列为田东中学校本教材,也是其他省市十几家学校的选用教材。

  母亲叫杨玉英,是深圳的一名语文教师;女儿叫谢然,除了《不读论语枉少年》外,还曾出版过散文集《我好想再遇见你》。妈妈说,女儿比自己更有名,有全国十佳小作家、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的称号,甚至家庭被评为“2010年深圳市30年30户书香人家”之一,也是沾了女儿的光。

  可是谢然不这样认为,她说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功不可没。谢然从小就喜欢读书、写点东西,刚开始只是为报纸写专栏,积少成多才有了出书的计划。出版的两本书,妈妈都是她的“打(字)手”和责任编辑,还提了很多建议和思路。

  现在,谢然已是华南师范大学国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她说,最近正在修订《不读论语枉少年》,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后,身为一名专业的国学学生,她希望能用更严谨的语言和专业的态度完善这本书,“算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吧,有些地方欠妥,我不能视而不见”。兴趣使然,谢然觉得进入大学后的自己就像一块海绵,一直处于吸收的状态。今年3月,她在《语文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何谓“克己复礼”?》。她说,“以前在妈妈身边,她督促得比较多;现在到了大学,了解越多越觉得学无止境,反倒不太想表达了!”

  谢然眼中的妈妈十分能干,写书速度惊人,出书后让她这个女儿也吓了一跳。杨玉英笑着说:“没写出来的时候哪能让丫头知道。”据了解,谢然的成功案例,让身为教育者的她开始思考,如何复制经验,让《论语》惠及更多孩子,田东中学也正有此意。因此,女儿就读大学后,杨玉英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废寝忘食写出了《论语分主题读本》,并被确定为学校的校本教材。为了推广国学教育,杨玉英的工作愈加繁忙起来,培训、讲学、上课、带社团……为了提高教学准确度,她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编写《论语分主题读本教学参考用书》,以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她说:“读中国历史首先要读懂人,只有先爱上孔子和他可爱的弟子们,才更愿意接受《论语》思想的教化。”

  谢然和妈妈的想法不谋而合。上大学后,她称自己遇到的最“奇葩”的事,就是有人得知她是国学学生后竟脱口而出:“那你们算命一定很准!”让她哭笑不得。谢然说,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解释好什么是国学,她总结,国学是以经史子集为主、以儒家学说为思想体系的传统中华文化,它不是单纯的学术,还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而今,学业繁忙的谢然和妈妈杨玉英虽不常见面,却在追逐相同的梦想。在弘扬国学、传播经典的道路上,谢然和妈妈曾经另辟蹊径、取得成就,现在,她们正努力走得更远、做得更多。杨玉英说:“不能用‘平平淡淡才是真’来掩饰自己的碌碌无为。人就这么一辈子,成不了‘大家’,做不成大学问,踏实做一点事情还是应该的,人生的精彩可以自己把握。”

【本文责编: 未网小学白国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