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深圳大学】
原标题:深圳大学“国学班”赴台访学可获一万元留学经费
12月23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访深大“国学班”发现,这群接近95后的大学生们,把国学玩出了新的花样。
据了解,2012年11月,深圳大学决定组建“国学精英班”。第一届“国学班”已于2013年春季正式开班,这是深圳大学在文、理科各设一个实验班的举措之一。而就在本学期,第一届国学班学生集体赴台湾佛光大学访学。
深大的国学精英班采取小班制20-25人/班教学,授课参照研究生重启发、重研究的过程式教学为特点。实行“师徒”式的全程导师制,每3-5名学生配1名导师。
一、二年级为“学业导师”,三、四年级为“专业导师”,分别进行基础学习和专业研究指导。其中还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第二课堂,要求学生选修格律诗词写作、琴棋书画等传统国艺。
事实上,这些学生兼顾文史哲三科并不容易,课业一点都不轻松。每个星期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和查找大量的资料,每个月必须至少完成一篇读书报告,导师不通过的话还有可能面临零学分的危险。《周易》、《尚书》、《左传》、《礼记》、《楚辞》、《坛经》、《唐诗三百首》、《理想国》……进入国学班,这些原典是必读书目,《文献学》、《目录学》等普通文学院学生陌生的领域,国学班的学生都要去涉猎。“上学期学习《论语》时,老师要求查出注释《论语》的几个版本和各自的特点,这学期才知道是《文献学》的范畴。”2013级国学班小颖说,“这学期又开始翻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国学班立足于学生的志趣与潜质,专门开设书法、古琴等传统国艺修习课,培养学生的人文涵养。此外,每年暑假还会有老师带队去山东、陕西等地进行社会实践。
“国学班具有更多的交流访学机会,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从而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在世界的位置。”深圳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剑滨十分看重国学班。今年赴台湾佛光大学访学就是一项特色计划,每位赴台学生可获得深大国际拓展部1万元的留学经费。“台湾海内外著名人文学者众多。在台湾学习,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去拜访名家学者,近距离聆听教诲,感受学者的生活。”张剑滨表示,今后会继续推行这项访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