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完美收官
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完美收官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4-09-30 10:36:48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2014年12月26日,浙江昆剧团的御庭版《牡丹亭》登陆北京民族宫大剧院,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至此完美收官。

【图语:《牡丹亭》】

  2014年12月26日,浙江昆剧团的御庭版《牡丹亭》登陆北京民族宫大剧院,“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至此完美收官。

  回顾2014年的戏曲演出,“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是当之无愧的重磅之作。从2014年12月13日大师版《牡丹亭》演出以来,《牡丹亭》系列演出热度不减,人们对整个昆曲艺术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七团同开八“牡丹”一时传为佳话。

  大师版《牡丹亭》:年华易老,艺术永远灿烂

  “我觉得这一段还需要再跟笛子合一遍。”汇聚了几大昆曲院团精英的大师版《牡丹亭》公演前一日,昆曲表演艺术家沈世华认真排练,一丝不苟。约30年未曾登台的沈世华年过七旬,皱纹分明透露着她的年岁,可那举手投足、身量纤纤,让人不由得相信这就是二八年华的杜丽娘。

  老艺术家的一丝不苟换来的是演出的巨大成功,大师版《牡丹亭》的火爆几乎超出人们的预料,两天的演出,不少观众是站着看完的。“我看到观众中有很多年轻人,还有许多青年演员在下面观摩,这让我很欣慰。”当年一手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此番在大师版《叫画》一折中饰演柳梦梅的汪世瑜感慨地说。

  北方昆曲剧院名旦魏春荣已有近30年没有演过春香一角,大师版《牡丹亭》中她再次扮起俏花旦,并在特定的几个圆场中运用了韩世昌特有的脚尖着地、踮脚走路的脚步,把一个小姑娘的活泼调皮表现得活灵活现,也更衬托出杜丽娘大家闺秀的稳重端庄。

  人们的目光往往聚焦在氍毹之上的风流倜傥和顾盼生姿,殊不知大师版的幕后也有大师。

  担任《游园》等多折笛子伴奏的王大元堪称笛子演奏界的大师。要想让唱腔的美走进观众的心,笛子与人声的配合至关重要。王大元早年也是演员,深谙演唱三昧,他说:“好的笛师必须自己会唱戏,只有对唱腔熟稔于心且有实践经验,才能配合得好。”由于演员们用腔习惯不大一样,王大元与他们进行了细致磨合,才有了演出当日那般丝丝入扣。

  七大昆团齐上阵:风采各异,薪火相传

  《牡丹亭》自诞生以来,经过400多年间无数昆曲艺人的传承、打磨,如今已成了昆曲院团的必演剧目。七大昆团、七个版本的《牡丹亭》不仅体现出不同院团的特色,更可见昆曲艺术的代代相传。

  北方昆曲剧院的大都版《牡丹亭》唱词、曲牌皆尊崇原著;南昆版《牡丹亭》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第三、四代共5位名旦共同演绎杜丽娘,以张继青演出版《牡丹亭》为底本,并由张继青亲自担任艺术指导,其爱徒单雯唱腔韵味婉转,深得其师真传。

  湖南省昆剧团的天香版《牡丹亭》唱腔遵照传字辈名家朱传茗整理的版本,极富传统韵味;上海昆剧团的典藏版《牡丹亭》由该团五班三代精英同堂演出,自道“对梅派传承无遗憾,唯放不下昆曲”的京剧名家梅葆玖亲自到场助阵,成为2014年12月20日演出当晚最大的“彩蛋”;浙江昆剧团的御庭版《牡丹亭》尝试运用现代投影幕布作为舞台表演区域背景,现代舞台光影技术为古典艺术增色不少。

  带来永嘉版《牡丹亭》的永嘉昆剧团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县级昆剧团,他们带来的这一版本尽管不是完整的《牡丹亭》故事,但是演出中包含了昆曲传字辈名家姚传芗恢复排演的失传折子《写真》和《离魂》,让观众眼前一亮。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创排10年来已演了近250场,吸引观众近60万人次,说它是最为戏曲圈外人士所熟知的版本当不为过。两位主演沈丰英、俞玖林分别拜在张继青、汪世瑜门下,如今已从青涩走向成熟,一手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张继青和汪世瑜如今都已年过七旬。

  八朵“牡丹”绽放:演员、观众都受益

  “整个大师版《牡丹亭》的演出,我们都处于非常兴奋和热烈的状态,这真的是一场千载难逢的演出。”一位观众难掩激动,一遍遍表达她对这版《牡丹亭》的喜爱。

  宋文婕是第一次进剧场看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最打动我的是杜丽娘声音的变化,比如《惊梦》时刚出场的声音是被锁深闺的声音,听起来很压抑;《游园》时看到那些花,伤春悲秋后的声音中更添悲伤;而梦到柳梦梅时的声音中则充满了羞涩和渴望。”

  一时间,《牡丹亭》系列演出成了观众热议的话题。而且,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尤其是各位老艺术家披挂上阵,不仅是为观众演戏,也是为后辈演员演戏。

  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朱冰贞由于自己演出任务繁重,无暇到场观看演出。即便如此,她还是认真观看了大师版《牡丹亭》的彩排。“老师们对待艺术的态度、对人物的塑造、对整体节奏的把握,都对我演戏有很大启发。”魏春荣饰演杜丽娘挑班《牡丹亭》已经演了超过百场,可谓驾轻就熟,但她看了大师版中老艺术家的演出,仍觉受益匪浅。“每位老师对角色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每一位身上都有亮点值得我推敲学习。”张继青出演的《离魂》一折让魏春荣十分感动,“张老师的表演已经不是能用语言来形容的了,那是一种浑然的境界、一种可贵的精神。”

  演员们互相观摩、互相勉励,诚如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所说:“昆曲不是南方的也不是北方的,它是中国的,我们有义务团结起来把它发扬光大。”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