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弘扬传统文化】
谢奕辉的办公室并不大,室内摆放得最多的是一套套的书籍,整整齐齐地排满了三层书架,围绕大半个办公室。身穿枣红色上衣的谢奕辉脸色柔和。谢奕辉说,他始终相信人是可以学好的。“只要静下心来学习,没有不被感动的。”而他自己,也是传统文化的回头浪子。
谢奕辉以前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并不是这样的。
谢奕辉用“很糟糕”三个字来概括他学习传统文化之前的生活。“家里有六口人,五口人常常生病。”除此之外,谢奕辉的家庭生活和企业工作中都矛盾重重,家庭成员之间、公司内部领导与员工之间互不信任。
谢奕辉告诉记者,1998年他在潮州创立黄河实业有限公司,当时的他脑袋里只有名和利,为了赚钱,不守信用、自私自利的事情做了也当是“应该做的”。而年轻时的谢奕辉还当过“街头霸王”。
虽然谢奕辉整天花尽心思想着怎么赚钱,却没赚来多少钱。2010年,谢奕辉的公司负债超过2000万元。面对混乱不堪的生活,谢奕辉感觉身心疲惫。
事情在2011年有了转机。2011年初,有人向他推荐了《弟子规》等传统文化书籍,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传统文化。
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之后,谢奕辉不得不感慨老祖先的教育充满智慧。“这些智慧,让一个人身心和谐、家庭幸福,也让人逐渐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了真相之后,就能从内心改变过来”。
谢奕辉变了—他不再出去与朋友吃肉喝酒,更不再好勇斗狠。他每天回家做饭,对父母问寒问暖,家庭关系很快就和谐了,公司也走上了正轨。深怀感恩的谢奕辉很快就从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变为推广者。在接触到传统文化的同一年,谢奕辉在公司的厂区内开设国学知识讲座。
其后谢奕辉注册了黄河慈善福利会,黄河慈善福利会响应中央文明办的要求,开设“道德讲堂”课程,全封闭式学习,一期七天,每期学员从100多人到280人不等,学员不交纳不捐赠任何费用,授课方式主要为光盘教育,这样可以保证学习内容不出现偏差,同时便于时时复习铭记,授课内容为儒释道传统文化。讲堂的义工队还设立了关爱孤寡老人团队,为周边的贫困老人送油送米;另在讲堂附近设立了放生园和护生园。自成立以来,黄河慈善福利会坚持不接受外界任何捐赠,也不设募捐箱,福利会所用资金全部来源于自己公司。
谢奕辉的太太给记者讲了两个小故事:一次他们开车从外面回来,路上发现一只狗被撞死了,谢立即下车把狗捡起来拿到山上埋了。第二天就有人传言说,“怪不得谢家能发财,他连路上一只死狗都要拿回去吃掉!”谢却不生气,说让他们去说吧,自己安心就好。另一次他们的车被一辆摩托车追尾,摩托驾驶员一看撞了一辆高级汽车,当时脸都吓青了。谢奕辉下来首先问人伤着没有,一看没伤,就说“你走吧!”那人结结巴巴地问:“可是你的车给撞了!”他太太笑着说:“你碰着一个学了《弟子规》的人了,走吧!”
谢奕辉现在的生活方式特别简单:他脚上穿着20元钱买的鞋,手机也一直用着老式手机。他从不参加任何聚会,一个月的额外开销不到20元,“就是花个理发的钱”。
他说他现在的生活清心寡欲,顺其自然,身心和谐,他没计算过企业到底投资了多少钱到福利会,他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当下最重要的是从乡土做起国学教育。
他不但自己做,也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家一起做。每天早上五时多,厨房里就挤满了人,这都是从周边过来帮忙给几百名学员做饭的志愿者,他们许多是身家过亿的老板,有的是全家一起来的。
在潮安,利用乡村祠堂、闲置课室开设道德讲堂的地方也一天天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