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吴洁瑾
昨日,一场千人祭祖大典在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上演,这是该校举行的首届孝敬文化节活动内容之一。现场,700余名中小学生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长跪、膝行至父母跟前聆听教诲。
但有国学专家并不完全认可,“礼仪应与时俱进。如果礼仪脱离当下的时代环境,它的生命力与影响力究竟会如何?”
700余学生向父母行大礼
“中国自古家家都有祠堂。祠堂做什么呢?就是教伦理,教孝敬。……论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因为能缅怀祖德,就能孝顺父母,敦伦尽分,使社会风俗归于淳厚……”昨日,在斌心学校的大礼堂,一场隆重的祭祖大典正在举行。1500多名师生、家长肃立,参与此次大典。在庄严肃穆的乐曲声中,主祭、陪祭者约20人身着汉服,依次向祭台上的华夏万姓先祖的牌位上香、敬献鲜花、供果,行三跪九叩大礼。
之后,全体师生、家长向祭台行三鞠躬礼,恭诵《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祭祖大典结束后,是规模宏大的近千人跪拜父母仪式。700余名中小学家长分上下午两批,分别落座大礼堂两侧,此时,感恩词响起:“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是你们给予我生命,将我养育成人,我要尽心来报答你们的恩德,竭尽全力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祝父母和各位长辈健康长寿!”
之后,在《孝亲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每批学生依次排成四队,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而学校董事长傅建清则带领数十位教师员工也同时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
不少父母见此场景眼泪夺眶而出,而孩子也情不自禁地流泪,大礼堂内抽泣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