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尚小云】
1月12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尚派艺术研究、传习、爱好者相聚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共同见证了“京剧尚派艺术表演人才培训班”的开班时刻。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少华和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鸿友为培训班揭牌。看着八十高龄的老专家和十余岁的小学生同室而处的融洽场景,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表示:“这一幕正是尚派艺术传人们长久以来所期待的,今日终于梦想成真。”据悉,京剧尚派艺术表演人才培训班是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的41个培训项目之一。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大师所创立的尚派艺术具有文武兼备的艺术特点,对演员自身条件及专业水准要求较高。近些年,尚派艺术人才短缺、剧目匮乏,在传承方面出现危机。这一切,国家一级演员、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原副院长张艳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14年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申报给张艳玲带来了希望。她利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的学术资源优势,申报了“京剧尚派艺术表演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并于2014年9月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批复。“这个项目从始至终筹备精细扎实,而且尚派艺术的传承保护确实迫在眉睫。因此尚派艺术培训班成为我们支持的培训类项目中首个开班授课的,也是顺理成章。”国家艺术基金有关负责人表示。
“集中和全面是这次培训的最大亮点。”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戏曲教育家贯涌说。他指出,专门涉及尚派艺术的培训项目以往也有,但数量较少,且大多由某个院校或院团单独举办,局限性较大。“这次培训不但学员是从全国各大京剧院团和戏曲院校选拔而来的,而且导师队伍也几乎集中了尚派艺术还健在的骨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贯涌说。学员们对短短半个月的集中学习机会格外珍惜,一直在刻苦练习,勤奋钻研。“事实上,集中学习也只是个起点。”张艳玲说。在她看来,当前很多培训项目在集中学习结束后对学成效果却不甚关注,使得学习仅仅流于形式。而从培训班日程安排计划表来看,本次培训细分成三个阶段。在天津集中学习只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为期两个月,由学员回团后进行登台实践练习,培训班将派出专业教学督导委员会赴各地进行观察指导。而第三阶段则是选拔优秀学员进行汇报演出,用市场检验最终学习成果。整个培训历时近半年,形式丰富多样。“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实更重要,也是本次培训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色。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个长期的过程中选拔出最具培养潜力的好演员,将尚派艺术的种子撒向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张艳玲说。
然而对于已出现传承危机的尚派艺术而言,一次培训纵然如何努力,也是远远不够的。“挽救尚派艺术任重道远。当前全国能够演出的尚派剧目只有十出左右,除了培养后继人才外,挖掘适应当代舞台表演艺术形式的新剧目也是一大难题。”天津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刘连群说。张艳玲也认为,培训只能对解决人才问题取得一定成效,而未来新剧目的创作则是更大的挑战,更需后续经费的支持。数据显示,本次国家艺术基金所支持的京剧尚派艺术表演人才培训资金为150万元,在培训类项目里已属于数额较大的一类。“国家有限的扶持资金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其示范效应良好,社会效益较大,被扶持项目自身应该充分利用这两大优势。未来扶持的内容和手段也将更加灵活多样。”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张艳玲深表赞同。“正是国家艺术基金的扶持才使全国尚派艺术研习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在后续的培训中深入研究长效人才培养和剧目创作机制,是更为关键的问题。”张艳玲说。在她看来,2015年将成为京剧尚派艺术全新的起点,寒冬过后即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