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巴黎孔子学院庆新春】
核心阅读
轻快的节奏、诱人的条件,第三十三届巴黎语言博览会短短半分钟的宣传视频里,尽显掌握一门外语、生活在他乡的吸引力。2月5日至7日,两万多名参观者走进巴黎凡尔赛门国际展览中心,参加本届以“勇闯世界”为口号的语言博览会。通过参加语言博览会,能够更真切地了解不同国家的学习者对汉语的不同需求。
汇聚世界语言的平台
本报记者从此次博览会组织方、法国《快报》杂志所属媒体集团的展览专员朱利安·默尼处了解到,30年来,语言博览会都以鼓励学习外语、促进不同文化间对话为宗旨,帮助大众发现更多国家独特的语言与文化魅力,帮助想学外语的人跨越语言障碍。
据悉,此次博览会占据了7000平方米的场地,展览内容包罗万象。从汉语、英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这些大语种,到亚美尼亚语、科西嘉语、保加利亚语、克里奥尔语、古希腊语这些小众语种,来自20多个国家的教育机构、文化中心、出版商、语言学校、翻译和移民机构等齐聚一堂,为参观者打开了一扇通向80多种外语世界的大门。
博览会围绕说外语、留学、出国工作、移居国外四种目的,提供必要的指南。在这里,学生可以了解到国外高校提供的外语学习项目;求职者能够咨询到掌握一门新外语后到他国工作甚至移民的可能性;单纯出于兴趣与好奇想要了解另一种语言的参观者,则可以在各大出版商的展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外语教材与读物。
在内容丰富、种类纷繁的展厅,正对着入口、完全开放式的孔子学院总部与中国国家汉办联合展区尤其醒目。中国国家汉办代表处的张倩对本报记者介绍,这是孔子学院总部第十一次参加巴黎语言博览会,也是第三年争取到会场入口的醒目位置。继承以往的规模,此次展览空间约60平方米,全法国12所孔子学院都派了代表前来,轮流负责在现场展示并教授中国剪纸、茶艺、书法、太极与绘画。
记者在现场看到,汉语展区几乎吸引到每位刚入场的参观者。他们走上前来,品尝功夫茶,观摩中国书法,询问熊猫玩偶的价格,或者坐下来向工作人员询问哪本书适合给自己的孩子当汉语入门教材。
纳迪亚是一名来自巴黎孔子学院的志愿者,负责给前来的参观者介绍汉语相关产品。她对记者表示,自己已经学了两年汉语,这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有很漂亮的书法结构,她非常喜欢。
负责此次汉语展区的中国国家汉办代表陈同度告诉记者,欧洲英、德、法三国的汉语教学各具特点,英国注重基础教育,汉语老师大多针对中小学生;德国比较务实,主要在大学或面向成人教授汉语;法国则相对平均,从小学到大学,从为了就业到纯粹出于兴趣,学中文的人群分布更为均衡。“在博览会现场能明显地感觉到,法国各年龄段的参观者都对汉语表现出浓厚兴趣。”
除了固定的展区之外,法国多家孔子学院的代表还在展厅的中央舞台献上了民族乐器、古典舞与太极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