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正式发布。小编获悉,今年“小升初”特长生招生项目会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此外,首次提出允许民办学校和寄宿制招生学校提前跨区招生。
书法、剪纸、京剧或将成“小升初”特长生考试内容
受倾斜的考察项目都有哪些?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民间的舞龙舞狮、艺术中的民族音乐、美术的书法剪纸以及戏剧中的京剧都可能成为学校招考特长生的考察项目。
“希望能跟相关学生更多选择机会。”该负责人说,具体倾斜项目可由区县结合实际制定,但要求项目要有影响力,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广泛,并要求学生体现一定的能力,能够达到考核标准。
特长生报名不设报名门槛、过程更规范
此外,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为体现机会公平,今年“小升初”特长生报名将不设报名门槛。
这就要求在展示环节更加规范,明确流程和选拔要求。此外还要求各招生学校要明示招生条件,以便考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
今年,特长生还将实行事先和事后的公开,录取前学校公开计划和招生项目,录取结束后公开录取学生信息和认定情况。
特长生比例不得超过2014年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除市教委批准的可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的学校原则上面向本区县招收特长生以外,其他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
今年各区县招收特长生比例不得超过2014年。
民办、寄宿学校首次允许提前招生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首次提出允许民办学校和寄宿制招生学校提前招生,但要求这些学校的跨区招生在5月24日之前进行,并录入招生系统以保证入学秩序,该时间点之后,只能进行区内招生。
非京籍学生入学仍需“五证”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非京籍儿童入学情况,北京市政策基本不变,在去年“五证”的基础上,各区县政府将按照北京市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指导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并公布实施细则。届时,各区县对于家长缴纳社保年限等方面的认定将做进一步细化。
【“五证”】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
家长持“五证”到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审核后参加入学信息采集,并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可申请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协调解决。
入学信息采集平台5月1日启动
今年的“幼升小”、“小升初”仍然使用统一的入学服务系统,采集学生信息,将每一个学生的入学途径和方式全程记录。
今年5月1日,公众服务门户yjrx.bjedu.cn将正式开放,除入学信息采集功能,还有市、区县的相关政策咨询服务信息以及各区县辖区内的中小学信息等,家长们可通过电脑和手机访问。
今年信息采集开放时间是5月1日至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