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陈振濂:保护传统文化与普及先进理念并举
陈振濂:保护传统文化与普及先进理念并举
来源: 杭州网    2024-09-30 10:33:30   责任编辑: 施婷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拉开帷幕,在今年的两会中,面对新形势,文化艺术界的委员们将提出哪些新想法?近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籍著名书法家陈振濂。

 

  【图语:汉字】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拉开帷幕,在今年的两会中,面对新形势,文化艺术界的委员们将提出哪些新想法?近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籍著名书法家陈振濂。

  “我今年带了三个议案来开会,贯穿这三个议案的一根红线,就是文化。”陈振濂如是说。

  连续三年关注汉字文化,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承传之命脉

  陈振濂的第一个议案是“关于在国家层面有序组织汉字文化工程并启动《汉语文字保护法》立法”。这是自2013年开始,陈振濂第三次在两会议案中提出关注汉字文化。

  陈振濂说,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承传之命脉,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一位书法教育者,他呼吁在国家层面上形成有序的汉字文化系统工程的顶层布局,代表中国对坚持汉字文化至上的坚定姿态,弘扬汉字文化传统,树立文化自信与自觉,并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启《汉语文字保护法》立法以规范之。

  陈振濂告诉记者,他曾看到一则报道称,到2016年,芬兰学生将无需写字,芬兰老师认为这一选择与更替很理性。据说相邻的德国也在小学尝试放弃书写训练,而德国教育协会主席克劳斯认为此举是完全错误的。

  “这些报道不由让我想到,有一天我们的汉字文化是不是也会被键盘所替换?我认为,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汉语文字保护法》很有必要。如果汉字文化没有保护下来,那么中华五千年文化又将如何传承?”陈振濂感慨道。

  他对最近有些专家提出的“汉字还有继续简化空间”的观点忧心忡忡。“汉字书写遇到严重危机,先是‘废除汉字论’在20世纪初甚嚣尘上,汉字改革走向拼音化、罗马字化各种尝试层出不穷。随着信息化时代来临,拼音输入成为电脑、手机记录信息的主要方法,现在的年轻人习惯于以拼音(拼写)不是笔顺(书写)对待汉字,他们建立起最初的汉字意识成了标音文字,而不是传统渊源久长的造形文字。”陈振濂认为,在互联网、移动网络遍布天下的今天,青少年都是通过汉语拼音来完成输入的,提笔忘字还只是现阶段的困扰,只会键盘输入不会正确书写,才是今后要直面的文化危机。只要再过两代人,绝大部分人的汉字概念建立与汉字认知方式,都是从“音”而不从“形”。

  “在全国人大层面上制订《汉语文字保护法》,使保护汉字、承传中华文明成为国家意志,并以此为依据,为汉字应用、宣传推介提供一个宏观的顶层设计、作为时代标志的系统工程,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工程。”陈振濂阐释说:保护传承汉字文化的方法很多:汉字工具书、汉字电视节目、汉字电子游戏、年度汉字评选活动、汉字博物馆、汉字科技史研究、汉字美术馆、汉字手机终端、汉字国际学术大会、“汉字书写日”、举办“汉字艺术节”等等,让我们的下一代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不断感受到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之魅力。

  同时,陈振濂强调,作为国家层面上的《汉语文字保护法》立法,应适当避免过去那种基于政治出发点的、革命与倒退思维两选一式的、以简化字方案为标准的禁止性条款,比如对于繁简字汉字的关系与选择,拟慎重为好,切勿以行政手段强行改变文化习惯与行为。即使是对于外来语,如以简略取优的代称CCTV、CUBA、VIP等,亦应留出交融的空间。汉字是一个经历了5000年历史的动态的文明结晶,它不是一夜之间标准化的,因此对它应该持发展的观点。

  “《汉语文字保护法》希望达到的目的,是树立汉字汉语的尊严与威严,和汉字作为复兴中华民族文明的核心地位,进而树立中华民族的信心。汉字的重振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文明工程的抓手。”陈振濂说。

  关注民生,呼吁老百姓生活中融入互联网文化

  陈振濂另有两个议案,都融入了互联网元素,分别是“建设云计算商业生态,推动大众创业、大众创新”和“大力拉动农村内需,推动农村网络消费”。陈振濂说:“艺术家的创作绝大部分来自生活。老百姓每天的生活,自然也是我所关注的。”

【本文责编: 施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