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向平华谈传统文化】
在湖南代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慈利县象鼻嘴村党支部书记向平华关于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话题,引来全体代表的共鸣。记者昨晚在湖南代表团驻地专访了向平华。
“村上有两件事让我刻骨铭心,事虽小,却让我感到揪心般的痛!”向平华告诉记者,前年,他去一户村民家走访。该村民想生第二个孩子,也符合政策。向平华要他写一个申请报告,这位村民告诉向平华说自己不会写。“那我帮你写吧,你去拿纸和笔来。”该村民却回答说,既没有纸,也没有笔。向平华顺便问了一句:“家里书总有吧?”这位村民不好意思地回答:“没有。”在走访中,向平华发现,村上没有书籍的家庭不在少数。
还有一次,村上一户人家的媳妇因为琐事,和婆婆发生了争吵,还把婆婆的两根肋骨打断了,这件事也让向平华感到痛心。
“不把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抓上来,经济再发展又有什么用?!”向平华说。
为了让村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村办小学增开了传统文化课,《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孩子们背得滚瓜烂熟。向平华还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吴鸿清教授等请到村里,为村民上传统文化课、讲礼仪等。
向平华告诉记者,在象鼻嘴村,每天早上都会响起嘹亮的广播声,广播里播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等内容。村委会给每一户村民都发了一个“红包”,不过里面装的不是钱,而是一个笔记本、一支笔,还有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弟子规》《三字经》等在内的一套学习材料,每年村上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达20多万元。
“我在会上发言说,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让传统文化进山村,党的思想暖人心,爱党爱国要报恩。”向平华说。如今的象鼻嘴村,村上没有一对夫妇离婚、没有一户家庭犯法、没有出现过一起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