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锦绣乡愁》】
今年元宵节,一篇题为《老家的“火”事》的散文“火”了,它先是出现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后又被多家媒体转载。作者沈晓明,是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文中,他回顾了老家有关火灾与消防的故人往事,并在文末深情地写道:“我把这些写下来的目的,是希望后人能记得他们曾经的付出和彼时透明得如同一张白纸的邻里和谐。”
细心的人们发现,这是沈晓明为微信公众号“锦绣路上工作室”所撰之文。
区委书记亲自撰文,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室?
翻看“锦绣路上工作室”的历史消息,有不少小栏目:《被误解误读的概念》,告诉你“明信片”为什么不是“名信片”;《文化典故》,详解“大手笔”是什么出处;还有《影响历史的女性》《影响历史的战争》《舌尖上的文化》……很多有趣的文史小问题,都可以在此找到答案。
原来,这是一个意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公众号。
操办人是专家、学者,还是民间高手?
都不是。那是一群来自浦东新区党政机关的公务员。
看上去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甚至,“锦绣路上工作室”没有一个实体的工作室,有成员在微信上“神交”数月,才第一次面对面“见光”。
赴美交流感触深
蒋海,浦东新区委员会统战部副部长,“锦绣路上工作室”成员们称他为“室长”。
2013年,蒋海参加了为期半年的赴美学习,感触良多。在考察一所美国小学时,有个小男孩指着课本里的《三国演义》插图,问他:“你们中国人现在打仗还是这样吗?”
蒋海在美国还发现,老是有中国人在老外面前说自己国家的不是。“拿我们的弱点跟人家的优点比,这算什么意思?”他忍不住跟同行的朋友“吐槽”。
没想到,同伴们也是不吐不快。有人表示,不仅如此,就是在国内,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也缺乏了解。一位在乡镇工作的干部说,现在学校里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中文,他女儿装修时点名要把房间搞成欧式风格,理由是嫌中式家具太“土”。
这些见闻,启发了蒋海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回国以后,他写了一本题为《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东西方差异的人文渊源》的书。
有一次,几位赴美学习过的同伴一起在食堂吃饭,聊起这本书,有人提议,干脆建一个微信公众号,把书中的精华摘登出来。就这么一合计,几个人马上回到办公室申请。在讨论公众号名称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锦绣路—几个人的工作地点都在这条路上,有的连家也安在附近。而“锦绣”二字,恰好暗合了中国文化绚丽多彩的历史轨迹,也表达了这群国学爱好者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
那是2014年2月18日。
边学边写促成长
为了配合“室长”有点“深奥”的文字,大家考虑:是不是给“主菜”加点调味料,搭配着推送?于是,他们设计了4个小栏目,汇总后由编辑小马定期发布。
现在,“锦绣路上工作室”已有栏目20个,团队成员也由最初的6人扩充到了14人。
而在工作室内部,并无职级之分。小刘是工作室三位编辑中的一位,她笑着告诉记者,“我是工作室里资历最浅的,但催领导们的稿子时,底气也是最足的,大家都喊我"刘总"。”在编辑过程中,她发现,平时只有工作上接触的一些领导和同事,原来还有充满才情的一面,这让作为后辈的她很是感慨。
为了保持内容的原创性,工作室的成员常常要边学习边创作。一位“室友”告诉记者:“过去买书纯粹按兴趣来,现在则是按照栏目的定位成体系地买。有些书还买了好几个版本,就是想把各种观点融会贯通。”
“室长”也会鼓励大家多看多写。有时,他在食堂里和同事边吃边聊,聊到酣畅处,就跟对方说:“你这个想法非常好,给我们工作室写篇稿子吧!”
乡愁记忆引共鸣
小沈是一名基层公务员。起初,他对“锦绣路上工作室”的前景持观望态度。毕竟,维护一个公众号要花很大精力,一群仅靠业余时间打理工作室的同行,能坚持多久?
今年春节前,工作室策划了新栏目《锦绣乡愁》。在主创者看来,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征稿信息发布的当晚,小沈内心深处的写作冲动,就像沉寂了很久的火山一下子爆发了。在这个土生土长的浦东人眼中,乡愁不一定是离别的愁绪,也可以是对故乡的现实拷问。“当这片土地如今有些地方变得美好、有些地方变得不那么美好的时候,我就会对那些不美好发问。”
夜晚躺在床上,小沈构思好了提纲才睡去,第二天一早成文,发给了工作室,成了新栏目的开篇之作。事后小沈回忆说:“我想写的东西是我平时就在思考的,但之前我不知道用哪种载体去表达它。"锦绣路上工作室"正好提供了一个平台。”
有这种认同感的,不只小沈一人。
不过,也有人认为工作室“不务正业”。对此,蒋海有自己的理解。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意识到,解决现实问题,必须用历史的眼光,了解普通群众的文化习惯和心理需求。公务员们经常接触到的一些“阿姨妈妈”找上门来反映的情况,很多也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要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与对方好好沟通,棘手的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如今,工作室虽然获得了不少关注,但是“室友”们仍很低调。有时,他们甚至刻意“隐瞒”自己的“室友”身份。小刘告诉记者,她在加入工作室之前曾经和一位领导讨论过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直等到去年她成为工作室的一员后,才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位领导竟是某个栏目的主编。现在,当“室友”听到同事谈论“锦绣路上工作室”时,也不会急于亮出“真身”,而只是暗自窃喜。
一位工作室成员告诉记者,“隐瞒”是不想让大家仅仅因为对主创者身份的好奇而关注公众号。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公众号正在改变普通人心中公务员的刻板形象,正如蒋海所说:“大家逐渐发现,我们基层公务员也是有理想、有性格、有爱好的"潮"人。”现在,关注工作室的早已不限于公务员群体,甚至有外地的粉丝也给他们投稿。
曾有企业主动提出为工作室提供经费和工作场所,被“室友”们婉拒了,原因是想坚持公益性。目前,工作室的活动经费还是由成员们一人500元众筹所得,聚餐一般安排在便宜的小饭馆里,据说这点钱“到现在还没用完”。
身份不重要,职务不重要,经费和地点也不重要。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的同道中人在真正做一些什么。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宏大命题中,一个公众号所能做的或许极其有限。然而,它的存在至少提醒人们: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能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多地感悟中国文化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总是一件好事。
专家点评
魏武挥
新媒体研究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这个时代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我觉得这个事情挺好的,有点类似于同人社团的做法,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了一起,然后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并且也没有什么商业运作的想法,这是件好事,值得鼓励。
微信公众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用处很大。据我观察,在微信上,与中国历史以及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获得的阅读率是比较高的。所以,我认为这类公众号对于我们传播传统文化、历史事实,很有帮助。
于晶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可能大家会因为公务员的身份更多地去关注这个公众号,所以他们隐去身份,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我关注到,这个公众号同时还做了一些有关浦东的东西,宣传了与工作相关的内容,目前看来,应该说收到了不错的成效。至于对他们“不务正业”的评价,我觉得不必苛责。从政府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他们做的这些正向的努力,其实为大家了解公务员这个群体的形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