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泥哇呜】
杨达吾德每月都要抽时间来到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银川市第十八中学,为初中学生教授“泥哇呜”的制作与演奏。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传人,杨达吾德上课没有报酬,却深感值得。
“泥哇呜”是一种陶土烧制的传统乐器,类似于埙,通体用黄胶泥捏制而成。吹奏时,双手托捧,拇指、中指夹持,口对吹孔送气发音,音色清脆、悠扬,多用以吹奏民歌小调如《苏武牧羊》《放牧小调》等。
2013年,“泥哇呜”第一次开班教学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学校安排了20多个孩子。开课没多久,其他学生就发现了“泥哇呜”进课堂的魅力,他们站在走廊里透过玻璃好奇地观望。杨达吾德招呼他们进来,一时间教室里挤满了学生。孩子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喜爱,让学校将原本一个班的教学规模,拓展到了三个班。
“传统的‘泥哇呜’,造型有牛头型、牛角型、鱼鸟型等。学生们发挥想象,打破传统,烧制出了马鞍形、人形等有趣的造型。学生对‘泥哇呜’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杨达吾德说,这正是他坚持在这里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这一回族民间陶土乐器技艺的精神动力。14岁的张敏妮说,“泥哇呜”进课堂圆了她的艺术梦。截至目前,杨达吾德已经在这所学校培养了500多名传承人。
近年来,西夏区启动实施了“美丽学校”建设,内容包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如今所取得的成效已是“百花齐放春满园”:兴泾回中的踏脚舞社团、银川十四中的脸谱社团、西夏十五小的传统剪纸社团等,都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