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18岁高中生身穿汉服参加成人仪式
济南人的家规和家风 找寻传统文化的根脉
来源: 济南时报    2024-09-30 10:31:50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18岁高中生身穿汉服在府学文庙参加成人仪式,寻找传统文化的根脉】.侯家这种忠厚、尚学以及和睦的家规,也就是老济南人的家规。可见在渊源流长的济南历史上,尊重知识、崇...

 

【18岁高中生身穿汉服在府学文庙参加成人仪式,寻找传统文化的根脉】

  站不倚门、话不高声;夹菜不过盘中线;称呼长辈必须以﹃您﹄开头……近日,微信朋友圈中一则﹃济南老家规你知道多少﹄的贴子广为流传,引起了人们对家风的关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人家风,可从《颜氏家训》《朱熹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经典中窥见一斑。从字面意思上看,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风气、规则和风尚。虽然呈现出来的文本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核心大多是﹃仁义礼智信﹄,这也是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流于浅薄快餐文化的浮躁,沉溺于物化世界的享乐,在人性道德伦理上的思考越来越浮浅,这是日益呈现的时代病症。良好的家风逐渐缺失、弱化,甚至在与日益虚浮的世风较量中逐渐溃败,文化和道德的失守,反过来愈发强化了时代病症。倘若良好家风的传承中断,又何来社会风气的风清气正。快速前进的时代一日千变,伦理纲常的秩序性也在当下新思潮中受到挑战。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意识冲击下,人们应该找寻群体上的、精神上的依靠。寻找家规,追问家风,是为了反思;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家风是什么﹄,实则是寻根——寻找传统文化的根脉。

  在济南,一些平凡的平民家庭,却拥有着人世间最美好的家规、家风。日常生活中,从他们身上闪烁出美德之光:忠厚善良、与人为善、读书知史、恪守规矩……家庭成员以自己的高尚和坚持,塑造并传承着各自美好的家风。

  老济南书香之家:自家家规也是济南人的家规

  “父母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他们的善良和宽厚,是他们善行义举的家风。”著名学者、作家侯林谈到自己家的家规时这样告诉记者。其散文《虚掩的门》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时候母亲得了肝炎,家里花费了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80元买了一只小奶羊,准备将其养大后让母亲喝羊奶。不料羊被偷,侯林和哥哥满山遍野跑遍,声嘶力竭地呼喊找寻也没有找到。两个月后,他们找到了准备将羊卖出的偷羊贼,谁知父亲却矢口否认那是自家丢的羊;直到多年以后母亲才说出真相:知道偷羊的人家穷,不愿再给他们雪上加霜了。

  侯林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接济过无数贫穷的学生。“我经常看到学校的同学穿着我的衣服。”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读小学的时候,侯林说起母亲把自己衣服送给家境困难学生的场景。善良而正直的母亲见不得乞讨之人,总是准备好零钱和食物接济他们。而这篇回忆多年前父母善行的散文,之所以命名为《虚掩的门》,寓意就是大门虚掩,是为了给需要帮助的人留下路。多年来,兄妹五人均继承了这种胸怀与为人。

  在这个典型的书香之家中,侯林曾任济南日报高级编辑、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侯林的哥哥侯琪退休前是济南出版社总编室主任、也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用“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两句诗来比喻侯家可谓再恰当不过。自小,侯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几句话,“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小车不倒尽管推”,这种可贵的文化视野也和济南这座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熏陶有关。“文革”期间,侯家两兄弟即便进了工厂,父母仍叮嘱他们要继续学习,并承担了所有家务以让孩子空出时间读书。恢复高考后,两兄弟同时考上了大学,实现生命中的重大转折。古人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侯母也常说,人不怕穷,只怕穷得没志气。

  在侯林给记者展示的老照片中,最多的就是兄弟姐妹和父母之间的合影,黑白泛黄的老照片中仍然透着浓浓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直到我40多岁时,这个大家庭才分家,即便如此,也都住在父母家附近,并到母亲家吃饭。”侯林说,母亲对待儿媳和姑爷亦是一碗水端平,不分亲疏。如今虽然父母已经不在了,但每到春节兄妹五个轮流坐庄,年年都要相聚一堂齐过春节。

  “侯家这种忠厚、尚学以及和睦的家规,也就是老济南人的家规。”侯林说。

  秩序性和规则性教养出的“有规矩”的大家族

  刘树林老人是历城区道德模范,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他仍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第一次与记者见面时,刘树林让记者坐到家中“主宾”的位置,自己则坐在“次席”,称这是刘家的待客之道。这个大家族中,长辈制定了规则和秩序就必须要遵守,成为传承数代人的典型家规。

  “我的母亲大字不识一个,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但是在教育孩子上却表现出很大的智慧。”刘树林说,以家中的座位为例,以右为上,他女儿自小就知道,这个位置只有爷爷能坐,倘若有别人坐在这个位置上,女儿就会拉着他的手告诉他“这是爷爷的座位”。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刘树林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母亲对孙辈的“规则性”教育:炎热的济南夏天酷暑难耐,吃冰棍就成了小孩子们夏日最大的快乐和消遣。上世纪70年代中期时,女儿刘军还小,刘树林的母亲规定小孙女每天只可以吃一根冰棍儿消暑,久而久之这就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如果哪天格外骄阳似火,刘母因心疼小孙女,会告诉她“今天可以多吃一根冰棍”,然而有规矩在先,即便烈日炎炎遍体生津,小孙女一定恪守“一天一根冰棍”的规矩,绝不多要。不过在今天看来,有几分死板甚至不可理解的是,即便是哪天雨润泉城天气凉爽,小孙女也要坚持这天要吃一根冰棍。

  “从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就开始用规矩来规范他,给他铺下一条正路,那未来孩子的成长一定不会太差。”刘树林说,工作原因他常年出差在外,母亲代替了幼教的角色,帮他教育出了一双守规矩的儿女。就算是玩耍,刘母也将秩序性和规则性潜移默化在其中,孙子刘勇在院子里游戏玩耍,“东边不能过消防栓,西边不得超过大槐树,在我喊一声你能听到的范围内活动。”果然,自打立下了这个规矩,小时候的刘勇再怎么玩闹也不会跑出奶奶划定的范围。

  从刘母开始,守规矩、有秩序的家规家风传承到家族的第四代人,其家族于2012年还曾荣获山东省爱心家庭荣誉称号。身教胜于言教,成长于这样的家族大环境中的年轻人耳濡目染,言行举止也会印上家族行为习惯的印记。学习和生活中的恪守规矩,使刘家的后代在事业上都有不菲的成就:有的在国家最高检工作,有的是名牌大学的教授,还有外资行业的翘楚。

  “在这个略显浮躁的当今社会,希望家族中恪守规矩的家规能够代代相传,积厚流广。”刘树林说。

  家规与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传承的为人处世的规则、规矩与风范。在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逐步积淀并形成了厚道、聪慧、大气和书卷气的家规家风。“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代代传承的家风文化,也成为济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脉。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峻拔之山与灵动之水在济南和谐共生,使生于斯长于斯的济南人既得到山的佑护,又获取水的滋养。济南人的性格特征遂呈现出南北交融刚柔相济的“中庸”特质。儒家文化一向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忠、孝”,与务实、开放、兼容并包的齐文化共同陶冶着一代又一代济南人。在济南老街巷的黑漆门扇上,经常可以见到“诗书继世,忠厚传家”的对联。而忠厚,也就是济南人口语中的“仗义”,成为济南家风的首要特征。

  清代乾隆《历城县志》中记载:“济南府,习尚敦厚,俗皆务本”;济南人“敦厚豁达,多大节”;“贵礼尚义”。不拘小节、大气是典型的济南人个性,人与人打交道不设防,坦率而耿直,说话不爱绕圈子,不欺生,更不会盛气凌人。现在济南人评价一个人还经常用“仗义”这个词语来定性,倘若在生活中评价某个人“不仗义”,则基本意味着对这个人人品的否决。仗义与否,是济南人衡量人品时最爱使用的词语。

  谈到济南的家风为何首推“忠厚”时,侯林说,这与济南是泉水城市关系密不可分。济南以泉水闻名,泉水寓意着宁静、纯洁,饮泉水而成长的济南人自然也就有一种道德上的纯洁感,为人处世讲究诚实、质朴。这座城市的灵魂全部都在“泉”这么美妙的字眼中,润泽的泉水,柔软着城市的线条,洗涤着城市的气质。历经数千年泉水的浸染,济南人自然形成了“忠厚传家久”的家风。

  不过,济南人的忠厚并不意味着愚钝,相反,还透着十分的聪明劲。《史记·齐世家》“其民豁达多知,其天性也。”济南人的性格特征并不十分鲜明和外露,更多的是内敛于胸的忠厚、聪慧。

  历朝历代对于济南的记载中,盛赞济南“崇尚学业”的句子屡屡见诸史书。清代乾隆《历城县志·地域考三风俗》中云“青齐风俗,男子多务农桑,崇尚学业”;“长老有勤俭之范,子弟多弦诵之风”。可见在历史上的济南,即使是平民百姓之家,也多传教子孙继承书香,即便是农夫杂役也知道尊师重教。济南一度“学馆如云,名社相望。昔所谓‘齐鲁文学皆天性’。”

  济南人以独立不移之志坚守文化薪火传承的精神,较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的经学者伏生。伏生是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秦统一后,朝廷设博士70员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其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这便是成为中国古代史宝贵资料的《尚书》。

  元代于钦《齐乘卷之五·风土》说:“夫自战国以来,天下并争,惟齐鲁之间,学者弗废。汉兴,言《易》,自淄川田何;言《书》,自济南伏生;……遭秦灭学,传经书后,多是齐人。”可见在渊源流长的济南历史上,尊重知识、崇尚学业始终是济南人一脉相传的重要家风。

  学术大师季羡林少年时在济南有过一段数年的读书经历。《风风雨雨一百年》一书中写到,季羡林在济南读书时,叔父对他的教育十分关心。在一家私塾学习时,每天入学先向孔子排位行礼。写到一次转学时,在入学的“口试”中,季羡林因读书多、识字多认出了“骡”字,就因为多认识这一个字,便高升了一个年级。时至今日,济南人爱读书、好读书的家风仍然绵延不绝。2014年6月,亚马逊发布图书排行榜,并根据去年上半年纸质书及电子书销售数据,发布中国最爱阅读城市榜单,济南位列全国第四,调查发现,济南人阅读题材广泛且关注民生。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