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普及 】
我们把《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等编成课本,到幼儿园里教孩子们诵读经典,引导他们的礼仪礼貌、行为规范。同时也深入到社区去做一些活动,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还会定期举办面向社会的公益讲座,普及传统家庭教育理念。
———吴小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这段讲话深刻阐释了家庭教育和建设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和谐,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近日,国际儒学联合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家庭教育课题组举办的“儒学齐家之道与当代家庭建设国际论坛”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的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会上,一位老人格外吸引人们的注意,她已是耄耋之年,但神采奕奕,认真专注,她就是国际儒联荣誉顾问吴小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深厚的“齐家”思想,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基础,以家道、家训、家教、家规、家风等为载体的家庭治理体系,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历史上“齐家之道”的践行,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遭遇了危机,今天,优秀传统文化对家庭和谐发展的作用又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在这方面,吴小兰是一个先行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她已身体力行地探索和推动传统文化在家庭的普及。
“看到很多孩子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我感到了缺失。因为我们的精神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建设发展,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一些优秀品质缺失了。”在吴小兰看来,传统文化与家庭息息相关,它不仅是知识,更关系到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笃行”,在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
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吴小兰从小便经历了国家的苦难。“九·一八事变后,我看到很多东北逃难的人,他们离乡背井,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现在的年青一代无法体会这样的感情。”吴小兰回忆,小时候,她的外祖父、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用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她要有民族气节,教她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外祖父做人的德行也使她深受感染。“吴老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时,那里的人看不起中国人,但他不管别人的看法,以君子态度处之。后来,他的功课拿出来比谁都漂亮,人家慢慢就对他尊敬起来。”在吴小兰身上,家庭教育的影响一直存在着。
有感于孩子们娇生惯养下品德培养的缺失,上世纪90年代,吴小兰开始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我们把《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等编成课本,到幼儿园里教孩子们诵读经典,引导他们的礼仪礼貌、行为规范。同时也深入到社区去做一些活动,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还会定期举办面向社会的公益讲座,普及传统家庭教育理念。”慢慢地,吴小兰成了孩子们喜爱的“吴奶奶”。有一次,吴小兰带了几罐曲奇饼干到幼儿园给孩子们吃,一个班一盒,让孩子们自己取。孩子们没有蜂拥而上,一抢而空,而是先问“吴奶奶您怎么不吃?”得知吴奶奶不吃后,孩子们才很有秩序地去拿自己的曲奇饼干。“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只要背诵就行,重点是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体会和践行。”吴小兰说。
天气好的时候,幼儿园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去公园玩,这群活泼可爱又有礼貌的孩子总是很吸引路人的注意。“不过,那时候人们对传统文化没有现在这么理解,很多家长不懂,也不认同。孩子们诵读经典时,还有人问这是什么语言。”吴小兰回忆道,一开始请家长开会,很多家长都不来。慢慢地,孩子们的进步影响了家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积极参与,整个家庭更加和谐了。
“我们的传统文化简单一句话说,就是要做事、先做人,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胸怀坦荡的君子。家庭对人的品德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华文化几千年连绵不断,有一整套从幼儿到成年的品德培养体系,我们应该挖掘它的思想精华,并结合当代社会实际,为当代家庭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促进家庭和谐美满、社会安定团结。”吴小兰有着自己的希望:把这些朴素的经典和美德传播到所有应该传播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