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传统精神代代传 红色文化点燃家国情
传统精神代代传 红色文化点燃家国情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0:30:52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革命老区半塔的红色文化闪耀全场。

 

  【图语:抗战胜利70周年合唱比赛】

  你方唱罢我登场,创意大赛节目精彩纷呈,形式多样。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革命老区半塔的红色文化闪耀全场。配乐诗朗诵《烽火再现》、小合唱《我们是新四军儿童团》、舞蹈《星星托起梦想》等节目引人入胜,把现场观众带到了战火纷飞、军民齐心抗战的年代。

  半塔红色文化资源灿若繁星,刘少奇、张云逸、罗炳辉、徐海东、方毅、张劲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半塔镇战斗和生活过。“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后人”。93岁高龄的吴佩钦老人来到现场,讲述亲身亲历的罗炳辉还衣裳故事。观众们听后个个唏嘘不已,张山乡大学生村官毛露钦佩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军民情深啊,新四军舍生忘死抗战,连牺牲战士借的旧衣裳也要用布赔,而老百姓呢,用自己的双手扒土,为烈士埋葬树碑。作为后辈,我们既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又要像革命先辈们一样,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价值,大英镇省级非遗秧歌灯也在创新与传承中大放异彩。在大英镇展区,各种非遗服饰、道具陈列眼前,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秧歌灯发端于明朝末年,是由农民对神灵的祈祷活动发展起来的,寄托了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其曲调抒情悦耳,舞蹈动作柔美朴实。”秧歌灯的非遗传承人章思林一边忙着为观众讲解,一边忙着演示,“你看,这个动作叫‘别梨花’,这是‘转风车’……”

  1959年,秧歌灯赴北京为16个国家外交使节演出。1998年,秧歌灯作为国庆五十周年献礼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展播。2007年,秧歌灯被安徽省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