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西南大学参访楹联艺术民俗 体悟传统文化
西南大学参访楹联艺术民俗 体悟传统文化雅韵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0:30:29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通过参观楹联艺术达到让同学们告别手机“低头”一族的效果,虽说在校领导意料之外,却也在近来领导们几件“挠头事”之中。

【图语:参观楹联陈列馆】

  “哇,这个字写的好棒,真不敢相信是八岁的孩子写出来的。”发出这样感叹的正是西南大学法学院的何玫同学。7月19日,西南大学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来到了有“楹联艺术之乡”美称的重庆市九龙镇进行实践活动。

  九龙镇是一个不足三万人的乡镇,但就是这个不足3万人的乡镇20年来创作了楹联三万余副,超过4000人参与创作。在这里无论是乡镇干部、普通居民还是中小学生,都有创作楹联的爱好,通过创作楹联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

  炎炎烈日抵挡不住同学们的热情。下午两点,同学们来到了九龙民间文化街的楹联陈列馆进行参观。刚到门口,同学们就被大门两侧的对联吸引了视线,“斯艺非寻常韵味,入门是别样乾坤”,楹联艺术究竟是一门怎样的民俗文化,陈列馆里会有什么“乾坤”呢,同学们带着强烈的求知精神进入了陈列馆。

  刚走进陈列馆,大家都一个个都惊叹于各式各样种类繁复的楹联,陈列馆的张同福主任说:“中国的楹联文化由来已久,一副楹联,内容要和时代相贴切,有独特时代特点和指向特征,写好之后,再根据用途雕刻在木板上,阁楼里,这样一副楹联才算完成。”除了那些很有文采长段长段的楹联,同学们发现有些楹联也很“接地气”,例如这幅“祖国前程美,人民幸福长”的楹联,虽然简短,但很容易就让同学们感到生活的轻松美好。

  在陈列馆二楼参观时,有一方专门供参观者书写的方桌,张主任鼓励同学们可以尝试着书写楹联,张勇同学自告奋勇,张主任亲自为他研墨,并从旁指导他作品,不一会,一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呈现在众人面前。张勇同学谈到写这幅楹联的原因时说道:“希望九龙镇能够继续发展自己的民俗文化,将楹联艺术推向大众推向社会推向国际。”

   “九龙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以专门的展馆加以收集进行免费展览,对我们大学生只顾低头玩手机的现象有很大冲击,有助于我们走出网络走出寝室,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2013级的黄玮同学在参观完陈列馆之后说道。通过参观楹联艺术达到让同学们告别手机“低头”一族的效果,虽说在校领导意料之外,却也在近来领导们几件“挠头事”之中。 
【本文责编: 沈碧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