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国学班】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认真研究网民的媒介使用习惯,创新传播的内容方式,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微信公众号“福州微文明”已成为福州当地活跃而有影响的新媒体传播平台。
一、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
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立足本地,将乡贤文化、优秀家风、传统民俗进行广泛传播。
1.推出乡土文化内容,激发网友爱乡思乡之情。一方面,运用福州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精心制作内容积极向上、富含乡土味道的主题专栏,发布《福州百个地名来历》、《新老福州饮食文化》、《福州俗语盘点》、《揭秘福州书院文化》、《福州十大最美读书好去处》等专题,深受当地网友的好评。其中,《福州十大最美读书好去处》阅读量达30多万人次。与此同步,在网络上开展“福州十大魅力街巷”、“福州最美文化村”、“福州最诱人传统小吃”等投票活动,网友积极参与。由市文明办和福州晚报社联合举办的“福州最美文化村”评选活动,网友投票量达163万人次。
2.深挖名人先贤智慧,传播优良家训乡风。依托互联网精心组织“你所了解的福州家风家训”征集活动,共征集古今各类家训1300多条,其中严复的“虽然一息尚存,不容稍懈”,林则徐的“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等家训名言,砥砺品格、令人深思。对于评选出的家风家训,我们邀请省、市知名书法家进行家风家训书法创作,并在微文明平台上进行展示,受到网友热情点赞。
3.传承特色节俗文化,弘扬传统孝道美德。“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传统节日。今年我们制作了以孝顺故事为主题、时长3分钟的“拗九节”微电影,在“福州微文明”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反复播放,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和点赞。福州文明网、“福州微文明”还开展了“晒自制的‘拗节粥’”、“晒孝顺自拍照”等活动,网友上传照片3200多张,分享对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见解。
二、联合民间社团力量,搭建网上文化活动新平台
重视民间文化团体、协会等社会力量,着力整合各方资源,建设网上文化学习交流阵地。
1.成立“网上书友会”。去年,我们依托梦山书屋平台,成立了福州市梦山书友会,定期开展“作品分享会”、“大梦话孔子”等学习交流活动。同时,我们在“福州微文明”建立网上“梦山书友会”平台,定期发布预告、展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吸引广大读书爱好者参与,目前书友会拥有网络注册书友5280多人。
2.打造“网上非遗博物馆”。通过福州文明网、“福州微文明”、文明福州微博平台,邀请著名非遗传承人,向网友介绍闽剧、伬唱、福州评话、福州方言歌曲演唱等非遗文化。发布花灯制作技艺、软木画制作、香店拳拳法等传统技艺教学视频。与腾讯大闽网合作,举办“寻找身边春节的足迹”、“追寻闽都先贤遗踪”网上摄影展、端午节“午时书”网上书法展示等活动,累计吸引500余万网友参加。
3.建立“网上志愿团队之家”。联合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福建观鸟协会等120多家在福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加入“福州微文明”平台,定期发布志愿服务消息,开展空巢老人家庭行、网络社区邻里节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网络平台与志愿服务工作深度融合。
三、打造网络文化品牌,扩大网络文明传播的影响力
坚持为民、利民、育民的原则,致力于打造一批市民喜爱、网民关注的网络文化品牌。
1.打造“网上书香榕城”。今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打造了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书香榕城”微信图书馆,在“福州微文明”微信公众号推出。微信图书馆开通3个月以来,受到网友的普遍喜爱,图书阅读量达到6万多册(次)。同时,“微文明平台”制作发布《榕城阅读地图》,汇总了福州富有特色的书店、书屋、书院的详细信息,同步开展“寻找最美书院”活动,网友上传的照片、文字等信息近万条,点赞32万余次。
2.创办“网络道德学堂”。邀请本地文化学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围绕12个主题词进行专题宣讲。孔子第75代孙——孔祥语每周在网络道德讲堂开讲一次,为广大网友讲授《论语》、《孝经》、《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国学。
3.开设“网上礼仪学堂”。今年十月,福州将举办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福州微文明”微信公众号以此为契机,开设“文明礼仪学堂”专栏,以礼仪知识有奖问答和主题手机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向网友进行活动推介和文明礼仪知识传播,粉丝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为青运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网络文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