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9-21 07:02: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上海市大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昨天在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启动。

   【图语:传统中国】

  “上海市大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昨天在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启动。23所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集体参展,传授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技艺。图为现场展示的丝网版画技艺。 用英语和沪语演绎古老的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昨天,在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等主办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中,文来实验学校带来的“三语皮影”令观者拍手叫绝。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市建23所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他们把非遗文化带进校园、编进教材,建设非遗活动场馆,打造了一批非遗师资和研究团队。

  松江区车墩学校的丝网版画、黄浦区清华中学的上海灯彩、虹口区北郊学校的海派面塑、崇明县向化小学的崇明灶文化……活动现场,23所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集中亮相,展示和传授各自的拿手绝活。在清华中学展位,八年级女生陈博雅正动作娴熟地扎制灯彩,拉铅丝、包纸、扎骨架、糊纸……十几分钟后,一个生动可爱的熊猫灯就制作完成。据该校老师介绍,学校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何氏灯彩”的第三代传人何伟福老师担任课程授课老师,开设“上海灯彩”课程,一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不仅如此,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海灯彩,传习非遗文化,学校还把非遗课程纳入街道、社区共享课程,周末向家长、社区居民免费开放。每年的寒暑假及双休日,则向中小学生和市民开放,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传习体验活动。

  不少基地在传承中还有创新。从兴趣班到小社团,从课本剧到童话剧,又从中文皮影发展到英文皮影、沪语皮影,文来实验学校在传承中玩出了乐趣,玩出了名堂。该校学生表演的三语皮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刚刚获得“我是非遗小传人”总决赛的金奖。“老香的斋饭”“老漂亮的小姑娘”……剧中,猪八戒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令人捧腹大笑,时而蹦出的英语又让人感受了一把“穿越”。“由于夹杂着英语和沪语,改编后的台词也很贴合我们的表达习惯,感觉古老的皮影戏生动、时尚了起来,我们常常演着演着就笑场了,真的很有趣。”六年级学生张燕茹说。

“用孩子们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传承非遗文化,或许它的生命力会更强。我们一直说,传承要以学生为主,是学生的皮影,而非皮影的学生。”副校长杨娟告诉记者,从皮影的绘画、制作到剧本的改编、演出,学生始终参与其中。在传承的基础上,学校创编了《武松打虎》等课本剧、《小耗子的故事》等童话以及传统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些都已成为学校的保留节目。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