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青年之声”青少年国学大讲堂走进昆山
“青年之声”青少年国学大讲堂走进昆山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4-09-30 10:28:25   责任编辑: 震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一摞厚厚的手写卷宗,一杯茶,两个小时。

  中国青年网昆山12月13日电(记者 周小璐)一摞厚厚的手写卷宗,一杯茶,两个小时。12月11日下午,“青年之声”青少年国学大讲堂第十期公益讲座现场,济宁学院儒学与区域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副主任,中文系国学教研室主任,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刘振佳给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城中专的学生们讲述“儒家职业观及生存智慧”。

  12月11日下午,济宁学院儒学与区域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副主任刘振佳给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城中专的学生们做题为《儒家职业观及生存智慧》国学讲座。中国青年网记者周小璐 摄

  本场讲座也是“青年之声”青少年国学大讲堂的第十期活动,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指导,“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青少年国学教育办公室、中国青年网、未来网共同主办。共青团江苏昆山市委、江苏昆山市教育局、江苏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共同承办。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东方到全世界,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如火如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加强国民的文化认同和文明修养,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文化归属感。

  正是在这样的感召下,刘振佳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是第多少次奔波在路上,到各地的学校、机关、厂矿、监狱讲授国学的内涵与奥秘。尽管已经提前准备了PPT,但他依然更习惯用手写的方式把自己的思路和见解一点点落实在稿纸上。厚厚一摞纸,字迹纹丝不乱,工整雅致。

  “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这是国学教育的题中之义。而写好字是排在第一位的,当代人都比较浮躁,在写字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一点点沉静了下去,这其实也是在修心养性。更何况,汉字很美,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需要好好研习和继承。”

  今年刚满60岁的刘振佳说起话来底气十足。自1977年来到曲阜,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他自称“与儒学有缘”,对孔子文化和儒学研究有着格外一份热情和使命。

  刘振佳介绍,“曲阜”的特殊意义不仅是孔子故里,而且是黄帝生地、周公封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看到这里非同寻常,称这里“周礼尽在”,以这里为学习周礼的最好去处;战国时期,庄子以他特有的境界,发现在“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候,这里的“士人”、“先生”依然“多能明之”。

  孔子的巨大影响使这里形成为中华礼乐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孔子去世后,“孔子家”被弟子后学改造成为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堂,他们在这里按时“习礼”;在孔子墓冢不远处,一些弟子以及鲁人安家居住,以至于形成了新的村落。

  刘振佳说,也许只有在这里,才能更真切地领略原始儒家的高古风采,体味儒家思想体系的旷世真味,发现民族文化生生不息最深层的历史律动。

  讲座现场人头攒动,在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报告厅内,150名学生家长和150名高中生接受了一次来自孔子儒学文化的深入洗礼。虽然刘振佳已经开办了300余场文化学术讲座,听众覆盖数万人次,但在他看来,眼前这堂课不同往昔。

  作者:周小璐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网

【本文责编: 震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