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德令哈市福乐小区的一幢二层小楼里便会传出朗朗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住在附近的市民们每听此声就恍如回到古时学堂。
这里就是成立于2012年5月的德令哈市传统文化推广教育中心,是一所非营利性的民办公益组织。这里以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用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
“小羊跪哺,闭目吮母液,感念母恩,受乳恭身体……”在少儿传统文化夏令营的课堂上,中心的老师们用手语表演的一曲《跪羊图》,让“小营员”和家长们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开班仪式上,中心创办人王桦穿着青花瓷的中式服装,声情并茂地开始国学朗诵,随即吸引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不少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大声诵读。《三字经》、《论语》、《孟子》,在摇头晃脑中,孩子们一段段读下来,无不沉浸在国学的独特魅力中。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和谐幸福的生活?”这是王桦一直思考的问题,10年前王桦开始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2012年,她大胆地做出决定,自己出资30万元创办德令哈市首个传统文化推广教育中心,邀请省内外知名的国学老师授课。
每天早上6点,“小营员”们都得准时起床开始晨跑,自己叠被、整理床铺、洗碗,学习经典吟诵、礼仪、音乐、太极拳、书法等。在这里,老师们从来不会强制要求孩子保持课堂纪律,而是循循善诱地引导,通过对古文故事的趣味解读、制作动画ppt等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后还组织孩子们开展家庭技艺、打扫环境卫生、摘枸杞及户外生存训练等实践活动。“孩子现在进步特别大,懂事有礼貌了,自理能力也强了,并且能安静下来学习了,班主任和我们都感觉孩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来自河西社区的向雪桦为儿子的转变感到非常欣喜。
如今中心的志愿者达到了100多人,这些志愿者很多都是从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变为推广者。来自河西社区的刘春华就是其中一员,她现在不仅是社区卫生站的医生,还是这里的“国学讲师”。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刘春华利用假期在这里做了一名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读书,照顾幼小学员的生活起居。之后,刘春华通过两年的学习成为了中心的一名讲师。“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知习劳而感恩,孝亲尊师,非常有成就感。”刘春花说,在这里当志愿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可以帮助别人,也让自己在各方面有所提升。
王桦介绍说,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将近1000人次在这里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 “希望传统文化能住进我们每个人的心底,让美德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这样我们就能建设一个丰饶的精神家园。”(魏爽)